康熙說道:“魏東亭圖海,還不去調集御林軍和府道的駐軍!”
“是!”當年順治出家之時,魏東亭雖然很小,但是他是康熙的伴讀,人一直在深宮之中,他父親魏承謨又是康熙的師傅。順治的退位詔書,都是魏承謨親自擬的。
所以皇上的這次出行,非要帶著格格微服到五臺山進香,他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兒,多半是想來看看老皇上。
沒想到有賊人膽大包天,竟然敢打老皇上的主意。他自然要親自帶人,將那幫居心叵測的亂臣賊子拿下。
還好魏東亭帶兵到的不算晚,不過也可謂是千鈞一發之時。數千個喇嘛已經將山上的清涼寺團團圍住,御林軍如果晚到一時半刻,那些人都有可能沖進去了。
等到一切塵埃落定之后,康熙匆匆到了順治所住的禪房之外。
韋小寶正守在房外,看到他到了,立刻前來見駕:“奴才拜見皇上!”
康熙扶起他說道:“起來吧,朕都聽說了,多虧有你,才能有驚無險,這段日子有勞你替朕照顧老禪師了。”
韋小寶說道:“為皇上分憂,這是奴才該當做的嘛!”看得出來,他在皇上面前很是放松,說話也不拘謹。
康熙見了韋小寶也覺得十分親近,可能是當初那段日子的患難與共,對比面對其他臣子和奴才,他對待韋小寶算是和顏悅色的多了。
剛說了兩句,建寧也到了,看到韋小寶的那一身和尚打扮,說道:“皇帝哥哥之前就說派了穩妥的人來在禪師面前盡孝,原來是小桂子,只是這一下你又變成和尚,你的身份可真夠多的。”
韋小寶一看到建寧,不由得臉色大變,用他的和尚袈裟做了一個滑稽的甩馬蹄袖的動作,恭恭敬敬的跪了下去,朗聲道:“奴才小桂子見過三格格!”
康熙詫異道:“怎么小桂子見了建寧比見了朕都恭敬有加,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發生了嗎?”
建寧說道:“自然沒有。”她對小桂子不緊不慢的說:“起來吧。”
韋小寶起身正色道:“皇上,格格,老皇……老禪師就在里面。”
康熙面色凝重,走到門前,揚聲道:“皇阿瑪,玄燁求見!”
里面卻傳出一個聲音道:“行癡師傅概不見客。他早已經遁入空門,不再有俗世的塵緣,施主還是請回吧。”這聲音正是行癡的師弟,當年的侍衛總管,與順治一同出家。
建寧早就料到他們來這里只會吃閉門羹,所以并不意外。
但是康熙卻十分失落,他千里迢迢趕來五臺山就是為了要見順治一面,沒想到會被這么直接的拒之門外。
韋小寶是市井出身,撒潑打諢是家常便飯,他見到老皇上如此不講情面,剛要另辟蹊徑哭嚎兩聲沒有爹娘疼愛的孤兒心聲,好叫臉皮薄的順治不得不妥協。
但是他一抬頭正對上建寧的目光,已經張開的嘴立刻閉上。
不知道為何,韋小寶沒有太多綱理倫常的概念,連皇上都不怕,還敢與皇上交朋友,但是對這個不動聲色的格格,卻是十分忌憚。想來是那次在她手底下吃了大虧的后遺癥吧。
建寧這時開口道:“老禪師,我是鐘粹宮王氏妃嬪所生的建寧,您可能不太記得我,我是你的三女兒。但是您總記得玄燁吧,那個八歲時就為你挑起國家重擔的兒皇帝,他這些年來過的兢兢業業,鏟除奸黨力挽狂瀾,為了見你一面,特地南巡至此,您真的要避而不見嗎。”
她的話音落后半晌,禪房的門從里面吱呀一聲開了,行癡的師弟走出來行了一禮。道:“兩位貴人,師兄行癡請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