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不可能流出來。
李教授的面子再大,現在怕也有心無力,陳留又怎會強人所難。
于娜卻是個有心的,她深知,狙擊手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時常一個人單獨作戰,為團隊提供遠程支援。
野外生存就是她必學的一課。
張沖拿了一把工兵鏟,一個軍用水壺,武器選了開山刀,相比笨重的斧頭,還是開山刀更合他的胃口。
大開大合,跟他一往無前的作戰風格很配。
于大超什么也沒拿。
按照約定,明天他就要去軍營報道了,這些東西軍營都有。
就算要拿,那也是訓練回來之后的事情。
陳留則相中了那把軍用斧頭,同樣是短斧,長39cm,采用高強不銹鋼一體鑄造而成,連手柄都是不銹鋼的。
雖然重了一點,但是以陳留現在的力量,用起來一點壓力都沒有。
斧頭一側是正常斧刃,鋒利無比,一看就比消防斧強;另一頭卻是尖尖的,像一個錐子,可刺,可鑿,讓人膽寒。
這要一斧頭鑿下去,九星行尸腦袋也扛不住。
這樣的戰斧,簡直就是為陳留量身定制的,消防短斧可以退役了。
“怎么沒有作戰服啊。”張沖有些遺憾,像他這樣的軍迷,對軍中迷彩作戰服有著常人難以理解的癡迷。
甚至是狂熱。
陳留卻不以為然。
作戰服,包括作戰頭盔以及作戰靴,說白了,都是配合熱武器作戰而量身設計的,未必就適合末世戰場,適合冷兵器作戰。
頭盔就不說了,陳留是絕不會戴的,影響靈活不說,還增加負重。
軍中作戰靴跟作戰服,考慮到成本要素,其實還比不上頂級的戶外登山鞋跟登山服,后者更輕便,而且更人性化。
也更適合陳留這樣的異能者。
事實上,作戰服已經在跟戶外裝備靠齊了,很多中標的廠家,本身就是戶外大品牌。
兩者漸漸趨同。
迷彩服的很重要一個作用就是偽裝,在城市作戰的效果非常有限,行尸主要是通過嗅覺來尋找敵人。
唯一對陳留有吸引力的,估計就是防彈背心了。
至于為何李教授不送作戰服,陳留也有他的推測,肯定是指揮部有規定,否則幾套作戰服對軍隊而言,并不算什么。
在潦城基地,軍民之間的界限還是非常清晰的。
軍是軍,民是民。
區分的重要標志就是作戰服,一目了然。
如果陳留他們穿上作戰服,那算什么?所以不管出于何種考慮,指揮部都不會同意將作戰服送人。
這是原則問題。
…………
次日一早。
送走于大超之后,陳留三人再次前往服務中心,先是消了昨天的任務,跟著又接了一個新任務。
雖然辦公樓的收獲更大,但是考慮到于娜剛剛覺醒,還要一段適應過程,陳留還是選了住宅樓,卻是換了一個小區。
在冒險團隊的踴躍加入下,南城區的清理進度明顯加快。
負面消息也有,聽說僅昨天一天,就有超過50名冒險者死在清理南城區的路上,給這次的行動蒙上一層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