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旗之后,陳留下達的第一條軍令,就是訓練與進修。
雖然剛剛經歷了一場生死大戰,此輪軍隊整編更是在架構上進行了專業化調整,正式組建了兵團總部不說,營旅一級還配備了炊事兵、工程兵、運輸兵、專業參謀、偵查兵、醫療兵、通訊兵以及憲兵等輔助兵種。
但是眼下的江川軍,其實連二流部隊都算不上。
戰士沒經過正規操練,連基本的隊列行進都不會;沒經過紀律訓練,別說一一遵守,連紀律守則都還背不全。
當初潦城基地軍隊征兵時,還有一個月的新兵訓練。
但是江川軍成軍背景特殊,跳過了這一步,直接就投入戰場,眼下安定下來,首先要做的,就是補齊這一環。
此時此刻,陳留想的不是率部橫掃江川,而是訓練,訓練,再訓練。
除了新兵訓練,陳留還有更高的期望,他希望,各部能在訓練中摸索新戰法,互相磨合,提高戰斗力。
比如說,同樣是異化者,如何搭配才是最優的?
防御型、體質型的異化者,可以往刀盾兵方向發展,以防御為主;力量型異化者可以往劍士、長槍兵、刀斧手方向發展,以攻擊為主。
敏捷型異化者,可以調入偵查部隊。
器官型異化者千奇百怪,或防御,或攻擊,或偵查。
總而言之,就是要通過訓練,慢慢調整崗位,把每一名戰士都安排到最適合發揮他實力的崗位上,人盡其才。
否則,空有數萬異能者,卻被尸群打得狼狽不堪,實在是丟人。
元素系異能者同樣如此,土元素掌控者主防御,金屬、火、電、毒元素掌控者主攻擊,木、水、風、光、血元素掌控者主輔助。
精神系、特殊系異能者,因為數量稀少,更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安排。
再就是異化者跟元素掌控者如何配合的問題。
這都需要總結之前的戰場經驗,然后通過不斷的訓練,調整,找出最佳的作戰組合以及作戰方式,而不是蠻干一通,造成戰力浪費,甚至是掣肘。
訓練的第三層含義,則是關于戰士個體。
眼下晶體充足,異能者要借著這個難得的機會,努力將等級提升上去,突破瓶頸,到了這一階段,成長者之下已經不夠看了。
除了等級,還有裝備跟武技。
首先是裝備。
那些從冒險者轉過來的戰士,用的兵器是五花八門,什么消防斧、砍刀、鋼筋、撬棍、砍刀,什么樣的都有。
大部分兵器都該淘汰了,太寒磣。
陳留已經責成工部,抓緊時間建立兵器鍛造車間,為戰士們打造制式兵器,以大刀、重劍、盾牌、長槍等主流兵器為主。
部分異能者也能定制奇門兵器,比如流星錘、鋼鞭、拳套等等。
事實上,現代冶金工藝鍛造下的冷兵器,性能不僅不比古代兵器差,甚至還要高出一籌。
如果再經過金屬元素掌控者強化,那更是甩開一大截。
到了探索者階段,還可以通過源氣溫養,將最心愛的兵器慢慢打造成神兵利器,成為“本命武器”。
陳留的大夏龍雀,就是這么演變而來的。
除了兵器,古代鎧甲在防御力上其實是優于作戰服的,而且以異能者的身體素質,鎧甲負重并不成問題。
只是鎧甲的打造太過復雜,暫時也只能優先鍛造兵器了。
兵器跟上了,戰技也不能落下。
到了這個階段,每名戰士,尤其是異化者,都該選擇一種最適合,也最喜歡的兵器,專攻一個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