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燈光只能照亮很小的范圍,一家人圍在桌上吃飯,稍遠一點,就看不清對面的人臉,朦朦朧朧的。
陳留都不記得,有多少次是在煤油燈下寫作業了。
可就是航空煤油儲量充足,因為不知道凜冬要持續多長時間,煤油燈也要省著用,往往一間辦公室,只點著一盞燈。
大家就圍在燈旁,挑燈“夜”戰。
剛搬到地下世界,大家還非常不適應,最大的挑戰除了照明,就是沒了晝夜之分,生物鐘一下就紊亂了。
為此,臨管會不得不組織一支報更隊。
地下的作息依舊嚴格參照地上時來,到了晚上九點,必須全部熄燈。至于早上幾點起來,那就沒人管了。
到了地下,除了孩子們白天還要繼續讀書,很多普通人一下變得清閑起來,有些無所事事。
想看看書打發時間,都因為沒有燈,而不得不作罷。
這絕非什么好事。
昏暗、潮濕的地下室,不見天日,又無事可做,簡直讓人發瘋。
加上隔板有限,空間有限,普通人住的都是大通鋪,毫無**可言,就更催生了人們內心的暴躁情緒。
為此,陳留不得不安排城衛兵團晝夜巡邏,以為震懾。
大家都在抱怨,說地上的氣溫還沒降到無法承受的地步,為何就要搬下來遭罪,繼續在地上生活不好嗎?
可臨管會有臨管會的考量。
可以預見,凜冬將持續很長時間,大家終歸是要學著適應地底生活的,早一天適應,就能早一點振作起來。
大家搬到地底世界,絕非真的無事可做。
這段時間,臨管會制定了一系列的地底改造計劃,就等地上物資全部搬下來,人員安置妥當,情緒穩定之后,就立即實施。
如果真像核冬天理論預測的那樣,氣溫累計將下降四十度,那么除了身體素質好的異能者,普通人估計很難熬過這個冬天。
怎么辦?
一是繼續生產覺醒藥劑,爭取讓更多的普通人覺醒,以期熬過寒冬。
可藥劑原材料是有限的,根本無法滿足二十萬人的需求,總有人無法獲得藥劑,難道就這樣等死嗎?
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給大家停供充足的食物以及炭火。
食物方面,糧食倒是不缺,可也有保質期的問題。蔬菜、肉類就更難辦了,眼下就已經是稀缺品了。
常年吃白米飯?那是不行的。
農業專家提出一個計劃,就是在地下空間建造蔬菜大棚,繼續地上未完成的農業項目。
這也是普通人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了。
地上的蔬菜大棚還是起到作用的,一個月的培育,已經篩選除一批有種的種子,只要堅持下去,就能開花結果。
問題是,要建造蔬菜大棚,就要有足夠的地下空間。
眼下的地下空間,已經略顯擁擠了,除了安置二十多萬人,還有海量的物資跟設備,將各個地下室堆得滿滿當當。
而軍隊,還需要開闊的校場繼續訓練。
軍隊如果長期不訓練,那么前期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紀律就將漸漸渙散,到時被說是涅槃重生了,能否保持之前的戰力都是一個疑問。
除了在地底世界巡邏,軍隊可還承擔著城墻巡邏的任務。
因此,臨管會計劃,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發揮愚公移山的精神,爭取將整個地下空間全部掏空。
使其成為真正的地底世界。
唯有這樣,才能有足夠的土地來種植蔬菜跟糧食,才能滿足二十幾萬人的食物消耗。
僅此一項工程,就足以讓普通人忙碌不停了。
而這,才只是整個計劃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