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留第一個就點了許友云的名,蓋因此事一大半的職責在內政部。
許友云顯然也是有備而來,翻開筆記本,道:“內政部的意見,歸納起來就兩條,一是轉移注意力,二是改善環境。”
轉移注意力的主要方式,就是進行職業培訓。
百姓情緒不穩,原因之一就是無事可做,一身精力無處宣泄。內政部建議,從普通人中招募志愿者,進行建筑工、農技工、廚師等職業培訓。
尤其是農技工,將來要建大農場,沒有足夠的職業農民可不行。
幸存者群體中,九成以上都是城里人,他們別說種菜,能把黃瓜苗跟辣椒苗分清楚就不錯了。
五谷不分,四肢不勤。
提前進行職業培訓,教出一批職業農民來,既分散了普通人的注意力,又為基地進行必要的人才儲備,可謂一舉兩得。
隨著末世降臨,三百六十行其實也在不斷被顛覆。
基地幸存者中,有的是IT人才、金融人才、營銷人才,也不乏滴滴司機、快遞員、外賣員、保安等各行各業的人才。
可他們現在大都派不是用場,英雄無用武之地啊。
基地留著他們,養著他們,更多的是在做人才儲備,不能讓這些行業的知識、技能,尤其是經驗,出現斷代。
將來真有重建文明的那一天,還需要這些人的頭腦。
眼下卻也顧不了那么多了,為了基地的發展,需要一批人主動“轉職”,轉入基地更需要的領域。
為了鼓勵大家主動轉移,接受職業培訓,內政部建議,對培訓合格的,改善他們的住宿條件,比如可以分到單獨的宿舍。
這也是內政部第二條建議,改善環境的優先選擇。
兩條建議其實是互為補充的。
“啪啪啪!”
陳留帶頭鼓掌,會議室響起一陣掌聲。
許友云果然沒讓人失望,想出的辦法,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更主要的是,他抓住了人性弱點,為基地分化瓦解普通人提供了好的思路。
常言道:“不患寡,而患不均。”
如果大家伙的住宿條件、吃的東西都一樣,那大家就都沒有追求。可一旦出現差異化安置,那一下就能點燃他們的斗志。
僅是單獨宿舍這一條,就能讓很多人豁出去了。
住過大通鋪之后,大家對單人間,哪怕是四人間,充滿了無限渴望,巴不得逃離這樣的“豬圈”,重新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而內政部的獎勵清單,可不僅僅是住宿。
對那些培訓成績優異的,還能分配到煤油,提供照明;或者提供洗澡的機會,等等諸如此類的福利。
都是普通人渴望得到的。
說來也好笑,這些福利在地上時,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甚至比這個更好,可一經轉到地下,條件急轉直下之后,卻成了基地籠絡人的手段。
或許,這就是人性了。
在地上時,為了安置普通人,給他們提供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基地是費盡心思,又是建食堂,又是建浴室的。
可就算這樣,也還是有人不滿,覺得沒以前方便,埋怨臨管會能力太差,都不能解決水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