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燕水下游水患不斷,沿河百姓莫不深受其害,苦不堪言,傳是有妖龍興風作浪,當時葉勝天一人一扁舟順流而下,追擊此孽障三千余里,最終于燕水入海口與此妖孽決戰,此一戰葉勝天憑一己之力斬首妖孽,后來才發現是一條蛟龍。
接下來的一幅畫圖是位老者,老者一身短衣打扮,肩上扛著一把鋤頭,正探身看著地上的稻、黍、稷、麥、菽五谷,畫里的五谷很是奇怪,不僅顆粒比尋常的大,而且穗也比尋常的多。
圖中寫著老者的名諱為袁世平,袁世平經過多年耕耘不輟,終于改良了五谷,令五谷的產量大幅度提高,解決了燕國糧食產量不足的問題,救活了無數百姓,立下了不朽大功。
燕云城一邊觀看,一邊嘖嘖稱奇,青巖跟在他的旁邊并沒有阻止。約莫過了兩個時辰,燕云城才算是將所有的畫圖看了一遍,每張畫圖都是一幅傳奇,每個人的所作所為燕云城都是欽佩不已。
從圖畫中燕云城也看到了許多兵院前輩的身影,每個人皆是頂天立地的英雄,燕云城不禁又躬身向四周行了一禮,以此表達著心中的敬意。
敬拜完至圣殿,燕云城跟著青巖又回到了兵院,青巖領燕云城走進了一座名為軍法的房子里,房間當中豎立著一塊石碑,石碑上鐫刻著不少文字,抬頭出寫著“軍制典律”四個大字。
“這典律是當年開國戰神無名大帥所注,稷下學宮建立后,兵院便以此為訓,后學末進必須遵守。”青巖說到這里神情充滿崇敬之色。
燕云城隨著青巖的話朝石碑左下角看去,底下確實有著無名二字的署名,無名的大名他倒是有所耳聞,卻不是很熟悉。
燕云城仔細看著上面的文字,發現整個典律的主要內容為十七律五十四斬,基本涵蓋了整個治軍可能發生的所有情況,當下心中不得不慨嘆,這個開國大帥當真是名不虛傳。
待燕云城看完,二人又去往了另一間房屋,此間房屋處于整個兵院的正中心,第一次青巖帶燕云城熟悉兵院的時候,燕云城就看到這個名為軍魂的房屋,而且要想去往房舍必定要經過這里。
推開門里面當中有一張圓桌,圓桌上有一個高臺,高臺之上一方玉質印鑒側立,上面有一銅質紐扣,一條明黃流蘇垂下。而正對面墻壁上懸掛著燕國國旗,四周則都是些軍隊的旗幟,各種樣式具備。
除了正中的燕國國旗,其他的旗幟沒有一面是完整的,不是有暗紅污跡,便是有破洞缺口。
“這里的每一面旗幟都有著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青巖此時神情肅穆凝重,眼中似有晶瑩,“每面旗幟都侵染著鮮血,都見證浴血奮戰的慘烈。”
“這些旗幟都是將士們從戰場中帶回來的,而這方印鑒自開國伊始便就存在,是為帥印,見此印如見大帥,這方印鑒也被稱為無名軍印。”
“自無名大帥后,無人有資格手持此印,因此此印便成為了所有燕**士的精神象征,而這些軍旗則是后來人不斷送來此處的,這里每一面旗幟都代表著一支軍隊,被送來這里則說明這只軍隊已經為國盡忠,全軍覆滅了,這一切便凝結成了燕**人永世不滅的軍魂。”
青巖說道這里,眼眶已經完全濕潤,聲音已經完全哽咽,因為在這里他想到了曾經的戰友,只不過他有幸進入了稷下學宮,而其他兄弟則永遠留在了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