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暢點開第四個教程,《艦船知識-艦船配置》。
飛船是《星辰》核心中的核心,王暢把飛船的教學課程拆分成了兩部分,《艦船知識-艦船配置》和《艦船知識-艦船飛行與戰斗》。
課程這么分是有道理的,前一個教程是在空間站里,后一個課程是在太空中。
《星辰》是個很有意思的游戲,玩家創建的是游戲角色,可真的玩起來,飛船才像是真正的游戲角色。
在地圖間移動,用飛船。
打怪,用飛船。
PvP,用飛船。
飛船被打爆了,就像MMORPG網游里游戲角色掛了。
可以這么說,絕大多數玩家的游戲時間,要不就是裝配飛船,要不就是開著飛船在太空里冒險。
在《星辰》中,飛船型號的數量,那是海一樣的多。
如此多的飛船型號,必須要對它們進行一個分類。
對飛船的第一個分類方法,是根據這些飛船是哪個NPC勢力研發的。
所有NPC勢力中,研發飛船型號最多的,是6大NPC國家。未來玩家們開的飛船,99%以上都是由6國研發的飛船型號。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十分簡單,6國的飛船可以量產,而其他勢力研發的飛船型號只能限量生產。
6國研發的飛船屬于大路貨,飛船能力上比其他NPC勢力的飛船要差一些。
可以把6國的飛船理解為普通裝備,其他勢力的飛船理解為極品裝備。
在《星辰》里,對玩家駕駛飛船唯一的限制是玩家的技能水平。一個A族出生的玩家,開M族的飛船,沒有任何障礙,也沒有任何懲罰。
6國研發的飛船,有統一的命名風格:
A族是宗教國,飛船名都是和宗教有關的,如“懲罰者級”、“末日級”。
B族飛船名都一種猛獸的名字,如“猛犸級”、“怒獅級”。
C族是鳥的名字,如“烏鴉級”、“獵鷹級”。
G族是地名。
M族是商業聯盟歷史上名人的名字,如“沙利亞上將級”、“秦級”。
T族和G族一樣,使用地名作為飛船的名字。
飛船的第二個分類方式,是按照飛船的功能。大類分為戰斗類、挖礦類、運輸類。
每個大類下,又有若干次級分類。
比如戰斗類飛船,一般按照飛船的噸位,分為護衛艦、驅逐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戰列艦、旗艦。
為了讓玩家感覺親切易理解,這種護衛、戰列的名字,沿用的是很古老的母星時代的風格。銀河聯邦軍隊里的太空戰艦不是這樣的劃分法。
挖礦類飛船根據礦的品種進行分類,有些擅長挖小行星帶的常規礦,有些擅長挖奧爾特云的云礦。
運輸類飛船則是根據運輸量的大小,分為運輸艦和貨艦兩個大類,后者的運輸量遠遠超過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