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游戲里一共有24家NPC科研公司,覆蓋了42個科研領域。
這42個科研領域,有18個是各族專屬的,每個族三個科研領域。
以A族為例,三個科研領域分別是:
阿瓦隆小型星艦工程學
阿瓦隆中型星艦工程學
阿瓦隆大型星艦工程學
阿瓦隆小型星艦工程學,產出的是T2科技的A族護衛艦和驅逐艦原版藍圖。
阿瓦隆中型星艦工程學,產出的是T2巡洋艦、戰列巡洋艦、工業艦和采礦船原版藍圖。
阿瓦隆大型星艦工程學,產出T2戰列艦、貨艦原版藍圖。
除了18個星艦工程學外,余下24個科研領域,是公共科技。
這些公共科技,各族NPC科研公司有研究的傾向。
以A族為例,A族的主流武器是激光,A族的主流飛船防護是裝甲,那么A族科研公司的科研領域就會比較傾向這些A族的強項。
想要T2激光炮原版藍圖的,和A族科研公司混是首選。
王暢為曙光女神科研部科學家號做的規劃,42個科研領域肯定是全覆蓋的。
42個科研領域,不是平均分配科學家號。藍圖價值高的科研領域,投入科學家多;那些藍圖價值一般的,投入科學家少。
6族一共18個星艦工程學,是科研部的重點,T2飛船原版藍圖價值是最高的。
尤其是那些特別強的T2飛船的原版藍圖,絕對是價值連城。
李晴帶領的13大隊管理的科學家號,主攻的G族的三門星艦工程學。
G族的四家NPC科研公司,對三門星界工程學都有涉獵,各有各的強項。
萬王重工業,擅長大型星艦工程學。
沙斯拉爾技術偏重小型星艦工程學。
明集團最強的是中型星艦工程學。
最后一家愛爾科研集團,以磁軌炮武器研究著稱。
科研的強弱,體現在NPC公司在某個科研領域是否有最高等級9等的科研帶頭人。
13大隊的400個科研號,有一半的目標是明集團的。
明集團有多位9等15級到9等18級的蓋倫中型星艦工程學科研帶頭人,這些高階科研帶頭人即是未來的目標。
剩下200個科研號,一半沖萬王重工業的聲望,目標是蓋倫小型星艦工程學;剩下一半沖沙斯拉爾技術,目標蓋倫大型星艦工程學。
這么分配的原因是中型星艦工程學產出的T2飛船藍圖,價值最高。
T2戰列艦不是不好,就是造價太高,未來大規模戰爭T2戰列艦是用不起的。
13大隊要沖聲望的這三家科研公司,分布在G族不同的星域。
萬王重工業的空間站主要分布在擎天星域和阿拉索星域。
沙斯拉爾技術公司比較小,只在吉尼斯星域有空間站。
明集團主要在勇士星域和菲塔爾星域。
未來跟著3家NPC科研公司混的科學家號,需要在這些星域分頭活動。
李晴管理的6個制造號,其中3個負責制造【懲罰者級】的,要分頭前往三個不同的星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