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里有一種叫【納米結構】的低槽裝備,作用是增加飛船的靈敏度和速度,代價是犧牲貨柜容量。
信徒級在低槽上配上4個納米結構之后,靈敏度和速度大約能提升50%,整個飛船在趕路方面的表現,快趕上護衛艦了。
裝納米結構雖然會犧牲貨柜容量,但信徒級畢竟是工業艦,2000立方米的原始貨柜容量就算是被4個納米結構打壓,也還有1458立方米。
1458立方米,可以輕松應付2、3、4級運輸任務。
等科學家號聲望夠接5級運輸任務的時候,王暢會安排第三個型號的飛船來接替。
信徒級只是1級工業艦,制造所用的T1礦可以從NPC那里買東西精練后得到。
納米結構作為一種基礎艦船裝備,也用不到中高級T1礦。
因此,曙光女神的下一步制造計劃執行起來沒有任何難度,制造號在空間站里躺著就造出來了。
科學家號們用懲罰者級做科研公司的運輸任務,按照王暢的計算,聲望從0.00沖到2.00大約需要30小時左右。
運輸任務獎勵的聲望比較少,做一個運輸任務平均是0.01聲望。
把聲望從0.00沖到2.00,大約需要做200個運輸任務,按照10分鐘做完1個運輸任務,算出來是33個小時。
每20個任務系統會給出一個支線任務,完成支線任務獎勵較多聲望,所以王暢把時間估算為30個小時,留出了足夠的余地。
根據這個估算,王暢在計劃上要求在D+1日晚24:00之前,曙光女神制造出足夠滿足所有科學家號的信徒級,每艘信徒級配4個納米結構。
這個制造任務是很輕松的,信徒級和納米結構的制造時間都很短。
王暢考慮的是,是不是給曙光女神的制造號壓一些擔子,讓姑娘們提前進入玩家制造市場。
晚飯前根據牛海燕的玩家輿情匯報,玩家們特別特別缺主戰型護衛艦,也就是各族的3級護衛艦。
當然,主戰型護衛艦上還要配合適的武器和防護,光是空飛船是沒有戰斗力的。
玩家們的這一需求,和新伊甸之光的下一步制造計劃是重疊的。
新伊甸之光有一大批快速戰斗號正等著戰斗船,造出來的主戰型護衛艦自己用都不夠,不可能往外賣。
曙光女神不一樣,曙光女神沒有戰斗需求,制造號有空閑,是不是可以造一些主戰型護衛艦賣給玩家呢?
之前做計劃時沒考慮這點,是因為王暢知道剛開服的時候,玩家都是窮鬼,口袋里沒有NED,主戰型護衛艦造出來也賣不出價錢。
但牛海燕的報告提到很多玩家星元求購3級護衛艦,這就讓王暢動心了,他開工作室不就是為了星元嗎?
造3級護衛艦唯一的難點是同位聚合體,這對王暢來說根本不是個事。
3級護衛艦藍圖的500萬NED更不是個事,跑商已經走上正軌,NED大把大把。
那豈不是說,可以用3級護衛艦先賺上一筆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