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為當徐武帶著鐵騎來到涼州之后,那龍虎山便閉了山門,這一關便是二十年有余,說起來于佛教不同,龍虎山在蠻子鐵騎肆略的年代也曾派第子下山用符紙丹藥救一地百姓,所以口碑甚是不錯,這也是徐武讓一大宗門安然無恙待在涼州地界的理由所在。
可閉關期這二十年來,
可以說是兩耳不聞窗外事,
無論是涼州地界鬧出再大的亂子,山門也從未松動過半分,所謂隱世宗門不過如此,不理凡塵,不問世事。
真武山,武當山,龍虎山,
天下皆知山上都是有老神仙的,
境界不明,數量不明,
可不管怎么說一個二品還是拿的出來的。
王朝之外還有山巔上的宗門,這方世界比起前世要來得有趣得多。
此刻,
龍虎山,
象鼻峰,
高約三十丈的山峰有一石梁凌空垂下,有瀑布川流其中,落下激起層層白色浪花,遠遠看去就像一只巨象正在汲水,因而得名象鼻峰。
“老祖宗,您當真要下山嗎”
一個模樣極為秀氣的小道童,正別扭的擺弄著身上寬大的道袍瓊鼻緊皺,腦后黑發被收攏,一根石簪斜插在上,模樣甚是可人。
“前幾日老祖宗我夜觀天象,極北戈壁群星暗淡,原本那顆微有紫意的星辰也消失不見,想來北地的蠻子怕是遭殃了。”
“昨夜又見南地紫薇帝星那暗淡紫光已經隱去,想來這天下大勢已經明了,老祖宗我自然可以安心下山去了。”
一老道士仙風道骨正盤腿在那石梁上打坐,三十丈瀑布落下有細微的水珠升騰,卻詭異的停在老道士身旁一丈開外如同靜止一般甚是神異。
“可是老祖宗走了,小魚就不能吃魚了”
“師叔,師伯非得天天逼著小魚喝粥不可。”
魚桃夭望著瀑布下的深潭中隱隱有銀白色的小魚游動,烏黑的眼珠滴溜溜的轉著,一想著以后就吃不到它們了難免有些失望,鼻頭一皺眼睛便水汪汪起來。
老道士望著魚桃夭可憐巴巴的模樣只覺得有些頭大,十六年前緊閉的山門下有一模樣俏麗的婦人趁著夜色講襁褓之中的魚桃夭送到山門外便順著山路遙遙下山了。
當日自己坐在山頂上用銅爐煉丹剛好看見,可那時龍虎山封山已有四年之久,不解那婦人為何還要送入山門,所以只是靜靜地等著,那料到那婦人竟是頭也不回。
一步踏出山門,抱起那襁褓之中的魚桃夭,正欲追上那婦人時,山頂之上那銅爐陡然炸開,頭昏腦漲煉制了十余日的龍虎丹竟是成了。
“此子與我有緣”
看著炸開的銅爐底部安安靜靜躺著的十余顆龍眼大小的丹藥老道士撫須長嘆一聲,看著懷中皺巴巴的嬰兒也是順眼了許多,從襁褓中翻出一塊玉牌刻有一個魚字,便取名為魚桃夭,此后魚桃夭便留在了龍虎山上。
說來也奇怪,龍虎山原以丹藥聞名于世,
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那用一百零八道珍饈藥草煉制的龍虎丹,便是三品武夫重傷服用一顆也能十余息間補足氣血,為無上珍品。
往些年成,好不容易籌齊材料煉制一爐少則丸,多不過七八丸,說來也奇怪自從這魚桃夭山上之后只要陪在丹爐旁沒有一爐是低于十二丸的,老道士驚為天人,后來慢慢也就麻木了,從那以后魚桃夭可謂是集老道士萬千寵愛于一身。
“那便在吃一頓”
老道士猶豫了片刻開口問道。
“嗯嗯嗯”
“謝謝老祖宗,魚兒就知道老祖宗最疼我了”
魚桃夭如同小雞啄米一般飛快的點頭。
“哎,一口一個老祖宗,其實你才是小祖宗”
老道士抱怨一聲可眼中的寵溺依舊毫不掩飾。
大袖一揮,
底下的深潭有漩渦卷起,
有銀魚被漩渦纏住不得脫身,
片刻之后竟然如同龍吸水一般,
形成一個規模不大的水龍卷倒灌而上,
十幾條銀魚拍打在山石上,銀魚幼童巴掌大小呈半透明色看上去甚是神異,水龍卷消失過后老道士依舊是氣息延綿不絕猶有余力。
“老祖宗好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