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風塵仆仆的校尉入賬單膝跪地稟報道,
“稟齊將軍,糧草已經押運入營,后續的糧道同樣暢通無阻。”
“推演一番過后,本將自會去查驗一番。”
沙盤邊上的齊遜點了點頭,細細看去此人不過大衍之年,下頜留著一道美須,氣度頗為沉穩為齊國成名已久的老將,同樣人如其名,甚是謙遜,在齊中風聞素來良好,此次出征朝堂半數官員力薦。
“稟齊將軍,后續三營人馬已經入中軍大營。”
片刻之后又有校尉入帳稟報。
“嗯”
齊遜點了點頭看著沙盤上的形式眉頭舒展開來。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齊遜雙手負在身后望著西南方向喃喃出聲。
“將軍若不是魏軍遲遲不至恐怕我們早就已經攻下南地數州了,如何需要苦苦等候數日。”
看著沙盤之上象征著魏國大軍的旗幟,一旁的偏將憤憤不平的出聲道。
“這是陛下的意思,何必在議”
齊遜看了那偏將一眼。
“齊將軍末將,省得”
“可明明上京城的使臣已經入了永安城,國書都已經遞交陛下割地十六郡,以謀求我大齊出兵相助。”
“如今不管他是姓李的坐了天下還是姓徐的取而代之,我大齊都算是師出有名,又何必再拖下去”
“何況眼下領兵又不是那屠夫徐武,不過是他兒子罷了,難不成真以為學了幾招劍法就能橫行天下,要知道便是前朝的劍仙徐九天人之姿還不是葬身在距鹿郡。”
“左右兩軍更是兩個乳臭未干的毛頭小子,此番若是出兵,一戰勝之,又何必與魏國均分國土,豈不是白白便宜的他人”
那偏將繼續言語道,大帳之中諸位將領同樣默不作聲對顯然方才那人的言語也是他們心底的意思。
“此戰可定國運,如何能夠唐突”
“本將不管他是毛頭小子的小將領,還是老謀深算的老狐貍,戰場之上皆不論這些,步步為營穩扎穩打,方為上策,此戰既然我為主將已經定下章程,往后這事不必在提。”
齊遜沉聲道,雖然為人和氣謙遜可在軍中的威望資歷卻蓋過場中的所有人此言一出倒是沒有旁人再敢言語。
邁步走出中軍大帳,
“為將者開疆擴土何等的榮耀”
“我齊遜又何嘗不想青史留名。”
望著大營之中無數白衣黑甲的兵卒堆積如山的糧草齊遜暗自握緊了拳頭,從天上往下看去三座大營呈品字形分布,四十萬大軍居于其中,兵鋒之盛甚至蓋過二十年前那場北上之戰。
已至寅時天色漸暗,
拒鹿郡,
半壁破舊的廢棄城墻上,
“聽說劍仙徐九曾在此地拒齊國大軍數十萬不得北上,更是斬敵三萬有余。”
白起的手掌拍打在身下斑駁的城墻上遙遙望著上川郡的方向輕念出聲,城墻下是無數正在行進的兵卒。
“一劍破甲六千余,嘖嘖”
“我老諸怕是使出吃奶的勁這輩子也比不上人家一劍殺得多。”
身后隨著諸元奎也是長嘆出聲。
“白將軍,說句心里話我老諸這輩子沒啥其他喜好就喜歡殺人,蠻子被陛下打怕了,在北邊那會憋久了好不容易熬到了牧野原一戰,可惜好日子沒過多久,后邊的關口全讓咱殿下給破了。”
“我老諸連口湯都沒有喝著,這趟南征也不是堵你,畢竟你也是殿下看重的人,這般年紀便做了邊路主將,往后的前景我老諸是比不得。”
“可就是覺著心里不痛快,畢竟都是尸山血海里殺過來的人,你若是年紀大些,我這心里頭也好想些,可”
諸元奎欲言又止。
“論劍法,我白起比不得徐九萬一。”
“可論行軍打仗,殲敵于盈野,我白起自認不弱于人。”
“齊國有四十余萬大軍,還能殺光不成”
諸元奎啞然失笑。
“四十余萬人,四十余萬人”
白起輕拍著城墻低聲自語道。
“便是都殺了又如何”
聲音很輕,
在底下兵卒行進的雜亂聲響中微不可聞,
可諸元奎還是聽到了,僵直了身子看著那邁步走下城頭的身影只覺得喉嚨發干,嘴唇蠕動想要開口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tart”bnk”
天才本站地址。網網址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