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方丈身后有漫天的佛光涌動,
恍惚看去當真如同佛陀降世一般,
少年郎依舊是云淡風輕的模樣,眉頭緊鎖似乎在思慮著什么,對于眼前的天地異象并沒有半分在意,還在思考著最開始的那個問題。
“冤冤相報何時了”
少年郎輕聲喃喃著,陡然間眉頭舒展,
“若是國仇便破其城池,亡其國魂,”
“若是宗門便踏破山門,斷其傳承,”
“冤冤相報何時了,死到在無可死之人。”
“想來,便了了”
聲音很輕,可漫天的誦經之聲都壓蓋不下,本是涼薄之人身披污穢踏著黑夜而來,又憑什么指望他以慈悲為懷。
“施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有沙啞的嗓音傳來,
細細看去那癱倒在地的玄策大師不知何時已經強撐著身子盤腿坐了起來,殷紅的血液順著干枯的身子蜿蜒而下,簇新的袈裟半邊已經被鮮血染紅,雙手搭在膝間看不出太多的戾氣只是安安靜靜地看著眼前的少年郎。
少年郎玩笑般抬手,
只見兩手空空如也,
不見屠刀所在,
“非也非也”
玄策和尚緊咬舌尖,
提起最后一口精氣神緩緩道。
“世人常有妄想,執念,顛倒,迷惑,諸多惡言,惡行,惡意等等惡業,若是放下心中那把屠刀,便能修成正果。”
少年郎神情微怔。
“施主若是愿意聽,”
“那么貧僧最后便為施主講出這個典故吧。”
少年郎感受著古剎四周那幾道快要消散的佛門氣息,沒有拒絕,一切落下帷幕之前,姑且便聽一聽吧。
玄策大師雙眼合攏,嘴唇輕啟,
“很久之前在一座寺院之中,里面有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寺院中有個池塘荷花遍地,池塘中有只青蛙,因為青蛙一到早上就開始大叫不止,影響了小和尚誦讀經文,那小和尚便起了嗔恨之心,忍無可忍便把青蛙抓住殺掉了,這件事很快被老和尚知道,為了懲罰小和尚殺生的罪過,老和尚讓小和尚找一個懸崖自己跳下去。”
“小和尚哭著來到懸崖邊,猶猶豫豫的不想跳,這時候正好有一個屠夫路過,屠夫便問小和尚“你為何要跳懸崖”小和尚說:“是因為自己殺了一只青蛙,犯了殺生重罪,老和尚便讓他跳崖自殺的,彌補罪過。”
“屠夫想道眼前這小和尚殺一只青蛙都要償命,不可饒恕,如我這般殺死的豬,羊,牛,馬,不計其數,我的罪過豈不是更大,已然造下無邊殺孽”
“想到這里,屠夫幡然醒悟,深感自己罪孽深重,內疚非常,于是便對小和尚開口道“你不用跳了,我的罪過是你的千萬倍有余,還是讓我替你去死吧。”說完,就扔下手中的屠刀,縱身跳下了懸崖。”
“當屠夫落到懸崖半腰時,天空中忽然飄來一朵潔白的蓮花,將屠夫托住”
“放下屠刀是一種悟,一種解脫”
“重在放下”
“那屠夫縱身一躍的時候便放下了。”
“所以他便成佛”
“成佛是一種心境,一種明悟”
“施主可曾悟了”
玄策大師的語調漸漸拔高最后竟是如同洪鐘大呂在古剎上空回蕩,古樸的青磚上有淡金色的紋路順著縫隙彌漫,便是遠處的大殿,佛像之上皆有金光涌動,佛光普照,如同西天極樂之地萬千佛陀復蘇,無比恢宏的場面。
“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出自五燈元會第五十三卷,后邊兩句在這方世界也是廣為流傳,可余下這個典故確是鮮為人知,眼下玄策大師不疾不徐娓娓道來,期望著眼前的少年郎能有所明悟。
“可屠夫若是放下了屠刀,如何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