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曉生看了一眼天色詢問道。
“附近可曾有道觀”
少年郎抬頭道。
“臣記得前方二十余里處有一道觀,不過當年看去便已經是廖無香火,如今恐怕早已經破落,若是殿下下榻恐怕干凈的床榻都沒有一張。”
百曉生沉吟道。
“就去道觀吧,本殿正好體驗下道教的氛圍。”
少年郎擺了擺手繼續俯身撰寫著后面的章節,頗有廢寢忘食的意味在里邊。
夕陽落到少年郎的側面,可見細微的絨毛,為余下五官的輪廓鍍上一層微光,一雙清亮的眸子正望著木板上的書籍,口中輕咬著筆頭,湊近一些看俊郎的臉蛋上還有烏漆墨黑的墨漬。
“好俊郎的小道士”
幾個模樣俏麗的姑娘正坐著馬車往小鎮的方向趕去,剛剛掀開車簾便剛好迎面看見這一幕,下意識的捂嘴驚呼道。
“哪有,這明明是書生”
很快又傳來一個小姑娘的嬌嗔怒聲。
“哪有道士身邊還跟著一個和尚的,所以肯定是書生”
小姑娘望著那干枯的寂上老僧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可后者卻回以一個如沐春風般的笑容,小姑娘也是訕訕地笑了笑,回過神來覺得那模樣干枯的老僧也沒有那么恐怖嚇人。
“道士”
“書生”
車廂中兩個小姑娘竟是爭論起來。
“好了”
“不要鬧了,依大姐的眼光來看那明明是個俊郎的小道士才對”
“你看那藍底青衫的道袍。”
“再者來說書生大多都是一股子迂腐氣,呆板得很”
“當初老爹就是這般說的,哪有我們江湖兒女來的大氣”
“哪有這小道士身上出塵的氣質”
十五六歲的姑娘用雙手托著下巴頓窗口,怔怔的看著那個俊郎的少年,話音剛剛落下,那身穿寬松道袍的少年郎似乎心有所感抬起頭來,不知不覺間臉頰染上了一絲紅霞,不知是天邊而來,還是少女的羞澀。
“道士”
“氣質”
少年郎望著自己的行頭,又看了一眼車廂中安安靜靜躺著的驚蟄劍和春分刀,了然一笑,可隱隱又覺得有些不對。
“姑娘,可有銅鏡”
少年郎起身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