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旁那校尉拿著各部最新統計上來的情報冊子低聲念叨著。
“算上之前兩日的傷亡,我軍攏共戰死八萬四千人,傷五萬三千人,重傷六千二千人,如今還能夠上戰場的已經不足十一萬人。”
“十一萬人攻六萬人之城”
“不足二倍而攻之”
那校尉笑容頗有些苦澀的意味,用不足兩倍的兵力去攻打那天下雄關實在有些強人所難,即便是當真拿下,也不知道這余下的十來萬人能有幾個活下來。
“攻城器械,何時能到”
白起想起那座極為高聳的雄關開口問道,這三日算得上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加上那些都是邊境小城,血勇之士一旦登上城樓便意味著城池告破,所以才能一路勢如破竹。
“回稟,白將軍”
“這三日我軍攻城拔寨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些,軍中隨行的只有一些便于攜帶簡陋搭建的云梯,其余的攻城器械還余在臨河郡的大營之中,乃至于那樓車,投石一類的重型器械,若是要押運而來,最順利的情況下怕是最快都要十余日的功夫。”
“十余日”
“十余日”
白起喃喃出聲眉宇間也帶著一絲憂慮之色,要知道函谷關和其他城池關口不同,能被譽為大乾東進的重要門戶哪有那么容易拿下。
此關多在澗谷之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
函谷關東西城樓長十五里有余,最狹窄的谷道處僅容一車通行,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若是沒有攻城器械,登關難如登天之舉。
“白將軍”
“此外還有一事。”
“軍中兵卒這三日不休止的行軍攻城,已經疲憊至極,”
“若是再有高強度的戰斗實在是難以為繼”
“若是攜兵鋒之盛直取函谷關,也是能行的,可若是一旦久攻不下,加上長時間的疲憊,一同爆發,怕是有”
那校尉望著城外正在休息的兵卒欲言又止道。
白起聞聲并不意外只是默默點了點頭。
望城內看去,
除去巡邏戒備的兵卒,
余下的士兵四仰八叉的躺在地上,或坐在臨街的臺階上,戰甲上滿是白痕,布衣被血染紅,雖然正在閉眼休息可周遭還是帶著揮之不去的殺意,可細細看去這殺意中還帶著一抹揮之不去的疲倦。
“這繃緊的弦一旦斷開便是兵敗如山倒。”
白起輕嘆了一口氣。
“稟,將軍”
“涼州諜報司有情報送來。”
“哦”
就在白起思慮的時候,
一封信件已經送到了手中,
撕開火漆,
“信已勸韓君,割地于趙,換趙國出兵以絕函谷關之危。”
“趙國一旦出兵燕國便可揮兵南下,斬斷爪牙,而趙兵潰敗之前函谷關斷然無援兵以至,遂將軍可修正備戰,待趙軍深入,可兩面夾擊痛擊趙軍,多線伐韓,期間將軍至少有半月的功夫修整,眼下信以為此計最為穩妥。”
“至于如何行軍打仗,信不通,”
“最后如何還是以將軍決斷為準。”
“時間或許是有的。”
白起看完后默默地將信件丟到正在燃燒的枯木之上,等到紙章全部燒成灰燼這才輕聲開口道。
“當真”
那校尉喜不自勝道。
“可若是在拖上半個月,斬斷趙軍的爪牙,在聯同燕國全面伐韓,一來二去恐怕還得在等上一個多月的時日。”
白起輕聲道。
“月余的時間,想來還是等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