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強行入陣只是徒增傷亡,可眼下還是有退路的要知道眼下還未深陷敵營,距離城門不遠,即便是對方有鐵騎堵路,可自己手底余下的都是百戰精銳,殺回城問題自然是不大的。
是為陪葬,
還是退守,
皆在一念之間,
“死戰”
“死戰”
“死戰”
“人死卵朝天”
“腦袋掉了碗大個疤”
身后的燕國兵卒高聲嘶吼著,額頭有青筋冒起,手指死死的握住手中兵器,望著那長槍之林,竟是沒有一人退后半步。
“鄧老將軍,
“我等愿意赴死”
“我等愿意赴死”
“我等愿意赴死”
一聲聲高呼在身后響起,他們的眼眸已經滿布血絲說不上是因為長時間作戰沒有休息的勞累,還是因為情緒的激昂。
可自己卻很清楚的知道,哪怕明知自己會將他們帶入一條死路,他們還是還是心甘情愿,沒有半分怨念。
這便是慷慨悲歌坦然赴死之士,
看起來挺蠢的,
身為將領自己的理智告訴自己眼下退走還來得及,于國而言,于接下來的戰勢而言,保存實力絕對好過無意義的廝殺。
可循規蹈矩大半輩子,
臨了,
還是任性一次吧。
“隨本將沖陣”
鄧老將軍嘶聲力竭的高呼道,身后兵卒轟然應諾,城樓上那名先前出聲阻攔的守將怔怔的望著那上萬人馬毅然決然的沖入趙軍的包圍之中,可那股子悲壯氣勢確是感染人心,連帶著城樓上駐防的兵卒怒目圓瞪,手中的兵器顫抖著,城下的馬匹嘶鳴著
“他奶奶個腿”
“死了,死了,都他娘的不想活了”
“就老子一個人茍且偷生”
那守將的情緒近乎于崩潰,因為誰都極為清楚的知道眼下出城放棄城池之利,面對早早準備好的趙國大軍只是送死罷了,可他們還是甘之如飴,可自己不能,如果誰都這樣這仗還怎么打
或許是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吧,
他們遠離中原腹地久居北邊苦寒之地,他們的骨子里本就帶著一絲野蠻和兇狠,所謂慷慨,長期和蠻夷狄戎廝殺看慣了生離死別,自然慷慨,所謂悲歌,蒼茫苦寒的北地邊境哪有什么鶯歌夜舞,更多是一段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流傳下來,而這個故事大多以悲劇結尾
城外廝殺不絕,
鐵戟入肉的沉悶聲,
刀劍相撞的清脆聲,
靴地踏下的磨廝聲,
聲聲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