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參一愣,奔襲戰,這陳慶之,還真是有膽量啊!
這支剛剛新建的羽林右衛軍,在陳慶之的帶領下,開始卸掉輜重,急行軍起來。
路上,曹參問道:“陳將軍是怎么想起來今日要出其不意,準備燒掉敵軍糧草?有把握嗎?”
陳慶之信心十足道:“當然有,原因有三,其一,敵軍在京城之外囤兵日久,其心早已乏困,他們心中只以為,圍住了我們的城池,就可讓我們無計可施。
也認為我們只能做一個縮頭烏龜,不敢出城主動向他們宣戰,而他們肯定料不到,我們今日會毫無征兆的出奇兵。
其二,前些日子,破敵先鋒,以使敵軍不敢輕易冒進,而他們這幾日風平浪靜,一定是在醞釀一個大的計劃,根本無暇他顧。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大皇子其實早就預料到了前兩點,所以才會冒著被文武百官共同反對的風險,而說出那句上善伐謀。
什么是上善伐謀?就是以最小的代價,謀取戰爭的勝利,什么代價最小?便是讓敵軍失去糧草供應和補給,使他們被迫退兵,這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道理。
很可惜,滿朝文武,竟無一人領略大皇子真意,以致使大皇子心灰意冷,才在朝堂之上有退避三舍的動作。
所以,我們作為大皇子的人,責無旁貸的要為主公分憂,我才會想到要給大皇子一個驚喜,燒掉敵方糧草。”
曹參在參加朝會之時,有特意注意趙長青的動作,所以才會發現他在諸位皇子熱烈討論之際,繞到大柱后方。
他將這一點,講給了陳慶之。
陳慶之這心里便以為,是大皇子覺得自己人微言輕,所說的話得不到重視,才心生退隱之心!
有大才而不得重視,最悲哀之事莫過于如此了。
真是有些心疼大皇子啊。
曹參心中明悟,對大皇子和陳慶之更加傾佩起來。
羽林右衛急行軍,百余里左右的路程,本應近兩天時間才能達到,硬生生被他們縮短了六七個”
而且奔襲的地方也是充滿崎嶇,多為山谷密林,極為難走,也是得力于地形復雜,路上連一位敵方斥候都未尋到。
待到了地方糧草囤積之地,陳慶之才下令讓剛剛建立的羽右衛大軍一擁而上,兩千余人,人人握弓,火箭躍過,裸露在大營之內的糧草,被火箭射過之后,逐漸燃起熊熊火焰。
而這時,敵軍糧草大營內的留守敵將一個個全部炸開了鍋起來。
沒等他們準備好應對敵襲,陳慶之就已經殺率領人馬殺了過去。
急行軍,完美躲開了敵軍主力,遠遠繞開了敵中軍主帳,直奔他們后勤保障部門而去,而且又奔著燒掉糧草而不是與敵廝殺的目的,基本上,勝負已經明了。
陳慶之在沖進敵營中時,已經聯想到大皇子殿下在知道這件事情后開心的表情了。
大皇子殿下,慶之沒有給您丟臉,要不是您多年精心栽培慶之,恐怕今日,我遠遠還到不了獨領一軍的程度,所以……
慶之不會讓您失望!
一定會讓您如愿以償,讓敵不攻自破,從而達到您所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