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南天被人放置在軍帳當中,有人又令全軍戒嚴,知道主帥昏厥之人不可亂傳,違者軍令論處。
但是紙畢竟包不住火,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全軍都傳的沸沸揚揚,有說項南天已經不行了,也有人說他已經死了。
總之,凡是楚軍士卒,此刻都在人心惶惶。
在這段時間內,陳慶之已經率領抽調出來的輕騎與趙長青匯合。
“怎么個情況?敵軍沒來攻?”趙長青大有不解,都侮辱你到這份上了,也不派遣大軍過來與我決一死戰,啥意思啊到底,怎么就搞不懂楚軍稀里糊涂的操作呢?
陳慶之點點頭,道:“敵軍未來,不過在我們走后,隱約傳來楚軍陣營中的喧囂聲音。所以末將猜測,這辱敵之策,也算是奏效一半了。”
幾萬大軍一起高呼‘元帥’二字,以陳慶之的耳力即使相隔甚遠,也能聽到個大概。
由此也推斷出,楚軍陣營里怕是出了什么問題。
一旁曹參道:“大皇子,我們還是先回城吧,夜深路滑,實在是不宜作戰。”
趙長青只當他是畏敵,轉眼一想,也有幾分道理,現在都后半夜了,楚軍折騰半天,也該睡覺了吧?
“回城吧。”
趙長青一干人等,返回城門。
與此同時,各路勤王大軍的戰爭也進入到了尾聲,基本上形勢都是屬于一面倒,魏軍以碾壓形勢痛擊敵軍。
趙長青返回城后,便就休息了,但魏軍高層將領,比如各路勤王軍統將以及陳慶之等人,都是一夜未睡,他們在盤點彼此戰役的得失。
最終得出一個結論——大勝。
這是魏國與楚國交鋒以來,第一場碾壓勢的大勝。
翌日清晨。
趙長青醒來了,昨夜由于太困,并未卸甲,躺在椅子上就沉沉睡著了。
所有將領們,都不敢打擾大皇子休息,因為他們心中竊以為,我魏國能夠得此大勝,全賴大皇子殿下的料敵于先與用兵如神。
而且想必,昨夜與楚國開戰,大皇子殿下的壓力是最重的吧?
還是讓他好好休息吧。
畢竟現在的魏國離開誰都可以,但是就是不能離開大皇子。
而各路勤王軍的將領,在此一戰后,也全部對大皇子心悅誠服。
因為他們從蕭逾明的口吻中得知,早在安排各路勤王軍事宜時,大皇子就將他安排在登天峰一帶了,也就是說,大皇子早就猜測出了敵軍的企圖。
不然,若是被敵軍奸計得逞,怕是魏國都城岌岌可危。
而且,若是無大皇子的安排,就沒有在登天峰全殲敵軍五萬的戰績。
眾將憑借此戰,足矣名流千古。
陳慶之也在蕭逾明之后,追捧起大皇子,說是大皇子將他安排在原先蕭逾明駐扎的地方,其目的就是要牽制楚軍部分人馬,緩解京城的壓力,為整片戰局取得緩沖時機。
曹參也開始吹捧,說在守城之時,大皇子以千金之軀仍然與眾將士同甘共苦同守城池,實在是鼓舞全軍士氣的英明之舉,為守城謀得了更多的時間。
經過他們三人一番吹捧,各路勤王軍也覺得大皇子神秘莫測了,突然意識到,大皇子如此安排自己駐扎在距離城池極遠的地方,其目的不就是為了等待昨夜更好的以三面絞殺的形勢圍堵楚軍嗎?
大皇子真的是…
太神了。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古來名將不過如此了吧?甚至在料敵于先這一方面,大皇子相較于那些名留青史的人,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如此一來,凡是魏軍,都對大皇子佩服的五體投地。
他們一聽到大皇子睡醒了之后,立刻馬不停蹄的來到了大皇子的身邊。
趙長青看到他們一個個無比嚴肅的表情,還以為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發生了,心里還一陣竊喜。
殊不知,這是他們自認為對大皇子一種尊敬的態度,面對大皇子,萬不能嬉皮笑臉失了儀態,那可是大不敬,雖然我們打了一個天大的勝仗。
由一眾將領里地位最崇高的護國公曹參匯報昨日戰況,“啟稟大皇子,昨夜一戰,我軍大勝,三軍將士,共殲敵十余萬,我軍傷亡,才不過三萬。”
趙長青呼吸逐漸加重,甚至都有些急促。
他知道昨夜一戰很是詭異,所以已經提前做好了心理準備,但當聽到這個大勝的消息后,他還是有點被沖擊的大腦空白。
一時間,竟有些不知所措。
昨夜只能算平局啊!
怎么又贏了呢?
怎么還是大勝呢?
他不敢相信,緩過心里那個氣血翻滾的勁兒后,大聲問曹參道:“什么大勝?把話說明白點,你是否有隱瞞軍情?”
趙長青心想,就算昨夜楚軍在退,也只能是平局吧?肯定是他們聯合起來謊報軍情,老子一大聲問你們,你們一個個的都在交頭接耳,你們這次最好給老子一個交代!
畢竟謊報軍情可是大罪!
曹參等人交頭接耳的原因是因為不明白話后真意,當眾人眼神達成一致時,他們心里才漸漸明了大皇子此舉是為何,所以,曹參也學著大皇子的模樣義憤填膺的大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