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漏消息是不可能的,但是都到了如此關鍵的時刻,趙長玄已經什么都不在乎了。
起碼在消息走漏時,一切都已經安排妥當了。
曹營當中,他還有三萬輕騎親信,準備明日就借援助青州為理由,兵進長安。
曹參在得知齊王戰死的消息后,心中很是悲痛,痛定思痛下,他將所有矛盾的源頭都指向了晉軍。
此刻,他現在只想快點結束楚國的戰斗,然后去往青州,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
齊王他…怎么可能會就這般戰死啊!
青州邊境。
此刻的趙長青在干嘛呢?
在睡覺。
既然對外說自己已經掛了,那么干脆就做一個死人的事吧,他們愛咋滴咋滴,愿咋折騰就咋折騰,自己反正已經是累了。
趙長青四周有劍閣兄弟保護,安危自是不用顧慮,以他為中心,方圓幾百米內,無一兵一卒,對外說是不能驚擾了他的遺體安眠。
他這兩天也想了很多,造成了今日這種局面,不怪自己想一出是一出,也不怪自己莽撞,更不怪自己瞎指揮。
反正這事他覺得沒虧,經過前幾天那一波戰斗,雖然自己被困在了這里,但是肯定能獲得一些昏庸值。
當然,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他意識到了因為什么造成現在的被動,不就是自己只是一個王爺而并非皇帝嗎?
如果自己是皇帝,何需如此瞻前顧后?一方面想要昏庸值,一方面還想要保住青州,不然怕皇帝老子怪罪。
如果這魏國是自己的,自己就是皇帝,做事還用這么小心翼翼嗎?昏庸值豈不手到拈來?
這樣一來,更加使趙長青迫切想要得到皇位,只有當上了皇帝之后,行為做事才能無拘無束,才能隨自己心意。
但怎么能在短時間內登上皇位呢?
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雖說趙長青到現在已經被困四天了,眼看著要彈盡糧絕,但是諸葛亮卻絲毫沒有任何著急神色。
他在邊城里運籌帷幄,一直在等待一個時機。
直到有斥候來報,“稟告軍師,前方斥候得到最新消息,敵帥葛洪親率二十萬大軍正準備前往荒山!”
諸葛亮大聲一笑,“將劍一大俠與諸位將軍喚來。”
過了會兒,青州邊城諸將齊聚一堂,他們見軍師臉上居然洋溢著笑容,心中紛紛不解,需知,目前齊王殿下依舊生死不知啊!
眾將只聽他說道:“各位,破敵之時已經到來,王爺被困的荒山,將是葛洪的墓地!”
眾將面面相視,更加不解,劍一直接問道:“軍師,您就別賣關子了,這幾天我們因擔憂王爺安危,可謂心急如焚啊!”
諸葛亮笑道:“這幾天沒有出兵救王爺,實有原委。其一,不經時間醞釀,敵軍主帥葛洪根本就不會相信王爺歸天,然而在這幾天內,魏國內外,無論是販夫走卒還是世家名流,全部知道了王爺的死訊,如此一來,就由不得敵軍信不信了。
其二,葛洪相信之后,必會親自派遣大軍過來,想要確定王爺生死或是得到王爺遺體,以此作為青州戰局關鍵。他一旦到來,就地安營,荒山附近,全是干柴,只需略施火計,必叫他等灰飛煙滅。
到時,猛火之下,我們只需派出一支精兵,就可大破敵軍,一勞永逸。這也是亮這些時日苦思冥想出來的,我一直在想,為什么王爺非要逃到那里,而且非要上山受敵圍困。
直到昨日,我了解到荒山附近地形之后才恍然大悟,原來王爺一早就準備好了那里作為晉軍的墓地,這也是為什么王爺他如此精通用兵打仗,居然還會鉆進敵軍那般明顯的圈套,這一切早就是王爺打算好的啊,自王爺出兵之后,估計一切情況,都在他的預料之內。”
眾將聽到諸葛亮的說辭,都有點兒懵逼,有人就說道:“這一切真是王爺提前就做好安排的?這也太神了吧?而且一旦放火,王爺也在荒山一帶,肯定不可避免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