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老夫來看,那幾個宦官能成什么事?只要我們能夠穩住,用不了幾年,朝堂上就還是我們的天下。”
戶部尚書陳彥冷笑道:“馬大人,你未免將事情想的太簡單了,咱們這位陛下,依我來看,可是比先帝還要英明!
當年我們能在朝廷當中不動如山,絕大程度上,都來源于仁宗皇帝的仁慈以及派系間根深蒂茂的勢力。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了,陛下為了制衡我等,都開始重用宦官了,先斬后奏、皇權特許,今后這廠衛,將是懸在我們脖子上的一把刀!
什么是太監?太監就是一群孤家寡人,他們如果要向我們動手,可沒什么黨羽間的顧慮!”
黃丞皺眉道:“陳大人所言,是不是有些太危言聳聽了?”
“危言聳聽?”陳彥聞聲道:“這一點兒老夫絕沒有危言聳聽!等廠衛建立好后,你們就等著瞧吧!
之前仁宗皇帝在位時,他的眼睛只在皇宮,而如今廠衛建立,我們這位陛下的眼睛,將能隨時得知全國各地之事!
到了那個時候,在坐的各位,誰禁得住陛下的眼睛查?自求多福吧各位!”
工部尚書曾林咬了咬牙,緊緊皺著眉頭,惡狠狠道:“那我們就將廠衛這個組織扼殺在萌芽內,目前新皇剛剛登基,各郡太守都在來朝圣的路上,各地政局都需要穩定。
所以,眼下正值陛下用人之際,他需要我們為他穩定全國各地的動蕩時局,趁著這個機會,我們要是聯合起來,一起勸誡陛下不設廠衛,有七成概率可以成功!
就以宦官亂政為由!諸位,一旦讓陛下成功建立了廠衛,可就沒我們的好日子過了!而眼下這個時機,是我們唯一和陛下討價還價的時機。
一旦各地穩定下來,我等也就無用武之地了,到時,可就是案板上的豬羊,任人宰割啊!”
眾人聽后,皆不約而同的沉默不語,過了會兒,姜渭起了一個頭,開口道:“曾大人所言不虛,目前,我們應該放下對彼此的成見,團結一心,在明日早朝時,勸陛下切不可重用宦官。”
他們紛紛贊同,各個說的義正嚴辭,
“說的對!不能讓宦官亂政,否則國將不國!”
“重用宦官,與禮相駁,且違背祖制,待明日一早,上奏天聽,請求陛下收回成名!”
“說的對,監察百官,自有言官、刑部、給事中等組織,何須在多出來一個東廠?如此費時費力,豈為國政?”
“……”
他們這些讀書人,總喜歡將自己擺在大義之上。
京外。
小橋流水旁。
諸葛亮席地而坐,戴著一頂草帽,身著一身布衣,正陪著自己的一家老小悠哉悠哉的垂釣。
過了會兒,蕭逾明來了。
又過了一會兒,曹參也來了。
他們都是為了趙長青欲建東廠一事而來。
他們將前因后果說與諸葛亮聽了之后,誰知他僅僅只是淡然處之,一笑而過。
曹參不解,問道:“丞相,都到了這個時候了,您為何還笑的出來?陛下重用宦官,乃是不詳之兆啊!”
諸葛亮搖了搖頭,心平氣和道:“曹公此言差矣,陛下欲建東廠,其用途已經很明白了,那便是監視百官,去利用廠衛這個組織,來更好的牽制文武百官。
至于為何用宦官,那是因為,滿朝的文武都看不起宦官,而宦官本身,就只能去做一個孤家寡人。如此一來,廠衛之事才可促成。”
語落之時,有條大魚正好上鉤,諸葛亮趕緊揮動魚竿,將大魚放置籠中,然后笑呵呵說道:“二位大可放心,我們這位皇帝陛下,心里英明著呢。
建造廠衛,也是為了更好的遏制各地藩鎮,長安一戰,各地方鎮大軍皆有傭兵自重的傾向,而廠衛,負責監察百官,又有先斬后奏之權,從此之后,各地方鎮豈會還有不臣之心?
如此一來,加大皇權治理,大魏,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中興。”
曹參與蕭逾明二人面面相覷,皆是不約而同的心道:“原來這建立廠衛的背后,居然還隱藏著這么多的事情?陛下真的是目光長遠,非常人所能及。”
趙長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