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得是多么有魄力的一代帝王,才敢做出這樣的決定?
是的,他們第一時間沒有想到這個舉動是否昏庸,他們想到的,完全就是這個決策的利處。
修建運河啊!
貫穿南北利益,還可以讓一些軍事行動得到很好的便利,而且,這么一條龐大的運河一旦修建成功,魏國的經濟必然拔高數個層次。
別的不說,臨岸數以十萬計乃至百萬計的老百姓們都可以因為這條運河而過上好日子。
時間一旦久了,運河對于國家的影響也絕不至于一星半點。
總之,這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
要是擱在以前,比如趙長青剛剛登基那會兒,他說要修建運河,文武百官們肯定不會同意。
因為那個時候魏國經歷了長達一年的戰亂,飽受苦難,已經將國庫的錢財耗光了。
再去修建運河,哪來的錢呢?
但是現在不同了,自從馬踏江湖之后,國家的錢財就多了。
而且是數不勝數的那種多。
至于修建運河所耗的錢財,則完全不是問題了。
而且現在舉國上下團結一心,修建運河絕對不在話下。
加上陛下無與倫比的號召力,輕而易舉的就能在民間召集到無數民夫。
所以,這些大臣們在聽到皇帝的話后,都沒有反對,反而很贊同,雖然在議論紛紛的商討此事,但是討論的內容,都是說修建運河的好處。
這讓趙長青摸不著頭腦。
他聽見了眾人的議論聲音,覺得今天拿到的這個劇本不太對。
真正的劇本不應該是,眾人反對,然后自己力排萬難、獨斷專行嗎?
他有點兒忍不住了,向他們說道:“你們就沒什么想要說的嗎?”
然而下一秒,他們群臣的回答整懵了,
“陛下,微臣覺得,修建運河利國利民,乃是開盛世之創舉,臣等絕對大力支持,輔佐陛下將運河修建完成。”
“陛下,臣附議!修建運河,乃是利國利民之舉!”
“臣附議!”
“臣附議...”
聽到他們的回答,趙長青一度認為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
他看向諸葛亮,沒想到他的回答也是如此,“陛下,現今我魏國國富民強,微臣覺得,修建大運河正合時機,不過,臣建議,還是要等來年開春在召集天下民夫施工。
一來,是因為如今各國之間暗流涌動,若是等三帝會盟之后,沒了外患,在去修建運河也不遲矣。二來,如今寒冬將至,實在是不利于開工建河。
所以微臣想懇求陛下,在開春之后,在動工修建運河。”
他皺了皺眉頭,又看向曹參,然而,曹參的回答卻也讓他險些吐血,“陛下,臣覺得諸葛丞相言之有理。”
好吧...
趙長青有些受不了了。
今天這個事情,完全出乎于他的意料之外。
那么,問題來了。
這個運河還要修嗎?
趙長青目視眾人,想了想,覺得這個運河還是有必要修建的。
他們現在不反對修建運河,肯定是不知道這個運河一旦修建起來會耗費多少的人力物力財力。
等到時候運河一旦開工,這些人肯定腸子都會悔青,當初沒有好好勸朕不要修建運河。
對,朕的決策絕對是昏庸的。
他們不反對,肯定就是不明白這個事的嚴重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