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他二人在做完不可描述之事后,趙長青就無意間向她透露出了修建運河一事,因此,王昭君才會寫下這封信。
然后,這封信傳到王家的時候,卻是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王家家主王燁將家族內所有能夠主事的人全部都叫到了一起,想著一塊兒商量這個事情。
然而,眾人一時之間只知道議論紛紛,這心里完全拿不定主意。
王燁見此,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他坐在椅子上,靜心的等待大家議論完。
當所有人的聲音都越來越小的時候,他也沒聽出一個所以然來,便有些坐不住了,起身向眾人說道:“陛下修建運河,其實也是我王家的機會。各位,你們知道一旦有一條河流能夠將南北貫穿,隨之帶動的將是什么嗎?”
眾人疑惑,求解。
王燁認真說道:“運河一旦修建竣工,那么漕運將會隨之興起。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可以將北方沒有的東西通過這條運河運送到北方,我們王家的絲綢生意將會在登上幾個臺階。畢竟,北方的環境,我們還一直沒有打透,可以趁著這次機會,到時狠狠賺他一筆。
我們也可以通過漕運,布局北方。將北方的東西賣到江南。南北互通,可不能沒有我們王家什么事,畢竟,緊緊跟隨朝廷政策,才是我們王家的立足根本。”
有人還是很有疑惑,問道:“這修建運河,絕非一兩年就可修建而成,這期間所耗費的人力物力真是太大了。而且朝廷方面并沒有明旨公文要讓我們王家鼎力相助,我們何苦非要如此?
到時靜等運河修建完成不就好了?”
王燁聞聲冷笑道:“迂腐之見,不主動幫朝廷修建運河,你覺得,等運河建成之后,我們王家還能夠利用漕運隨心所欲的賺錢嗎?
你們可還記得,我們王家是怎么一躍成為的世家嗎?就是因為前朝皇帝欲要開啟絲綢之路,我們王家抓住了那次機會,才會一躍擠進世家行列。這一次的建造運河,我們也必須要抓住機會,因為這一次的機會,是絲毫不亞于當年前朝開啟絲綢之路的壯舉。”
眾人被王燁說服。
開始紛紛去籌劃這件事情去了。
具體該怎么幫助朝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家族利益,才是他們現在應該最需要考慮的事情。
但是王家內部的舉動,很快就被天下各個世家捕獲到了。
他們認為,王家的女兒貴為淑妃,一定是在朝廷獲得了什么秘密,才會使王家不惜這般勞民傷財的舉動響應朝廷修建運河的政策。
想到這里時,他們就開始認真分析修建運河的好與壞了。
然后,基本上都與王家所想的一致。
于是乎,山南道、隴右道、河東河南幽云及所有北方重鎮的世家們,都開始響應朝廷政策。
至于怎么響應呢?
就是捐錢捐物捐人了。
而且還是無償捐獻。
這可讓剩余的一些世家們都是大跌眼鏡。
既然他們都這樣做了,同為世家,總不能置身事外吧?
畢竟,朝廷剛剛馬踏江湖,這個時候,可不能得罪了朝廷,不然年都過不好。
于是乎,整個魏國天下的世家們,都表示自己會出一份力,來修建運河。
六部的官員得知這個消息后,都很高興。
這可是一件好事啊!
有了這些世家的幫助,銀子真就不成問題了。
而后,六部機構互相調和,積極運轉起來,開始籌備所有修建運河可能用到的東西。
與此同時,黃丞還專門寫了一份文章,詳細夸贊了世家的壯舉,并且,還將修建運河的好處寫了上去。
為了怕老百姓們看不懂,他還特意將修建運河興起漕運的好處用大白話寫了出來。
大白話啊!
這一下子,天下間的百姓都知道修建運河是一件有利于后代子孫的大好事了。
一些青壯百姓,甚至主動請纓,去當地官府,表示自己希望可以去參加建造運河的工事。
整個魏國,被瞬間掀起一股修建運河的熱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