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沖鋒戰役,雖然在歷史上并不是一場特別大的戰役,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場戰役雙方投放的總人數,只能用局面性沖突來算。
但是這場戰役的意義注定是非凡的。
這是開創了魏國主動與他國宣戰的新篇章。
從今以后,魏國不再是一個被動防守的國家。
后世很多史學家都稱此戰是魏國走向稱王稱霸道路中的開端。
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白起領重甲騎兵、裝甲兵。
岳飛領長槍兵、弓弩兵。
而霍去病所領導的則全部都是輕騎。
五類兵種,分三人指揮,但他們之間的默契程度是值得令人驚訝的。
互相之間,取長補短,默契至極。
一秒記住m.luoqiuzww.
擺在他們面前的敵人,將是五萬晉軍的優良部隊。
但是他們無懼!
因為自皇帝陛下拒敵于國門之外開始,魏國的軍隊,就尤以少勝多聞名于世!
魏國的鐵蹄,從不懼怕前方的敵人有多少。
他們的這次行動,打了一個晉軍措手不及。
萬萬沒有想到,這些人居然突然調集大軍,向己方發起總攻的沖鋒號角,這是始料未及的事情。
他們總以為,前幾日的事件,不論是理占誰哪里,無非是花點銀子的事情而已。
然而現在,他們才知道自己對于這件事情的設想與態度大錯特錯了!
或許,魏軍從一開始就本著這個打算!
他們怎么敢如此!
竟然向自己發起沖鋒!
我們可是晉軍啊!
強悍的晉國何時受到過這種挑釁?!
戰役的一開始,因為晉國始料未及的原因,致使他們的布防陣型大亂,霍去病等人一鼓作氣,配合有利陣型,將晉軍徹底擊散。
晉軍五萬兵馬的大統領從來沒有參與和魏國的戰爭中,所以從一開始,他就有些輕視魏國。
他認為,先前兩場大的戰役,都是因為魏國僥幸獲勝而已,不然憑借魏國弱小的實力,何以能夠擊敗晉國的大軍?
但是現在看來,他的這個想法是愚蠢的。
在魏軍將自己麾下的部隊擊散的時候,他就已經明白,敗局已定了。
既然回天乏力,那就得跑路!
繼續死戰下去,才是不明智的選擇。
于是他在眾目睽睽之下,丟盔卸甲的跑路了。
此戰,魏軍大獲全勝,殲敵兩萬有余。
其余晉軍,全部跑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