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軍天真的以為,自己撤軍了,魏軍一時半刻不會向自己發動進攻。
但是他又想錯了。
沒想到魏軍除去守住城關的十萬之外,居然領著三十萬大軍向自己發動總攻了。
一開始還堅持了幾天,以為魏軍能夠知難而退。
但是秦恒又將事情想簡單了。
沒想到魏軍死追著不放。
都快追到國境線上來了,但是魏軍還是死死咬著自己不松口。
去向駐扎在長留山脈附近的晉軍求援,可是人家陳慶之早就領著白袍軍將求援的最近路線堵的死死的了。
若是繞遠求援的話,等長留山脈的援軍到了,恐怕自己的大軍早就損失慘重了。
因為沒飯吃而導致損失,這是任何一位主帥不愿看到的。
所以秦恒就干脆退收國境線。
但是在撤退的過程中,遭遇到了魏軍的埋伏。
正值梅雨季節,魏軍開閘放水了。
是白起給的建議,曹參下的命令。
魏軍故意步步緊逼,將晉軍逼至一處峽谷當中。
他們在開閘放水之前,查看了一番地形,發現一旦泄洪,濟水河一定會途經這片峽谷。
再加上梅雨季節的灌溉,使得泄洪的成功概率上升不少。
這還得多虧秦始皇大一統時,負責命人在這里修建的幾處水壩。
晉軍主帥秦恒是做夢都沒有想到啊,魏國居然又放大水,不怕天怒人怨遭雷劈嗎?
打仗也忒不講究了。
真是禮樂崩壞啊!
但是好在,晉軍的傷亡并沒有上次葛洪的那樣大。
大概因這洪水,傷亡在十萬余名左右。
尚可在承受范圍之內。
但是這仗真的沒法在打下去了。
秦恒已經心累了。
能夠保全晉國皇帝麾下僅有的精銳,成了秦恒心中的重中之重。
于是,他便將戰敗的消息傳回晉國。
引來晉帝的幾聲輕嘆。本想臨陣換帥,在征兵去往邊關,但是被太后一黨的大臣們否決了。
都說這場戰爭不能在打了,得投降,得和談,不然有亡國的風險。
有個屁的亡國風險啊!
明顯是這幫雜碎借機生事,要給自己施加壓力。
這個秦恒,不是很能吹牛逼說自己很會打仗嗎?
怎么關鍵時刻就慫了呢?
在支持片刻,就能湊集糧草,繞開虎嘯關,送往國境線一帶了啊!
這幫只知道內斗的雜碎,根本就不明白這場戰役的主要性!
誰要是勝了,會直接領導三帝會盟啊!
會在三國中徹底宣誓自己的主權啊!
這是多么有意義的事情啊!
可是這幫人…
盡特么的沙雕!
你看人家魏國,再看看你們。
哎呀他媽的,頭疼。
投降吧!
就這吧!
啥也不是!
于是,百年來,晉國第一次宣布了單方面無條件投降。
上一次對魏國而言,不過就是議和罷了,可不是投降。
但是這一次,的的確確是實實在在的投降了。
魏國戰勝了晉國。
晉國成了戰敗國。
這對于魏國而言,其意義是非凡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