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五年三月開春。
距離趙長青于長留山決定封禪稱霸的第三年,魏國迎來了巨變。
那便是遷都。
耗時足足近六年的魏國新都城——洛陽,在今日就要宣布建造完畢了。
而長安皇城方面,也正在準備遷都事議,預計在四月中旬左右,就能將長安中的所有體系組織,全部搬到洛陽中去。
這一次的遷都,被后世人譽為魏國涿鹿天下的開端。
長安皇宮御花園中。
趙長青正與趙長林兩兄弟漫步。
前者向后者說道:“長樂與大姐打算暫時不搬到新都了,她們都習慣了在長安的生活,所以朕便不強求她們二人了,留她們姐妹二人在這里給你做做伴也是好的。”
本來趙長歌是想離開廟堂去往江湖的,但是被趙長青請求了回來,他說,還需要她的幫助,她便留下來了。
她不跟隨趙長青去往新都,其實也是他的意思。
留下一個人在這里制衡趙長林,總歸到底,是一件好事。
不然的話,王爺這個職位坐久了,感覺無事的時候,總會胡思亂想。
為了不讓兄弟自相殘殺的事情再次發生在自己身上,趙長青決定動用一些手段。
趙長林聽了皇帝這番話后會心一笑,開口道:“陛下日理萬機,還能想著臣弟,臣弟真是萬分感謝。”
趙長青點了點頭,又說道:“朕這一次遷都,六部以及內閣,自然會隨朕同去,不過朕依然會從六部官員以及士林大儒當中,為你挑選一個良好的班底留在長安,這樣的話,即使將來洛陽那邊出現什么不測風云,總歸還有由你在長安這里主持大局的。”
趙長林受寵若驚,這簡直就是皇帝要與自己平分天下的意思啊!
在長安依舊留下來六部以及內閣的班底,這也就是相當于一個小朝廷,這可是莫大的殊榮啊!
趙長林穩定了一下心神,抱拳開口道:“陛下,這個重任,臣弟怕擔不起來啊,還望陛下收回成命!”
攬下這個活兒危險系數太高了,試想之下,長安中的小朝廷都歸自己管理,假以時日,能不被皇帝陛下起疑心嗎?
這可是萬萬要不得的。
好不容易兄弟之間的關系融洽了一些。
前些日子,他向趙長青請辭,說是自己可以不做王爺,不做長林王。
但是被趙長青拒絕了。
堂堂一位皇族貴胄,仁宗皇帝的親兒子,自己的兄弟,豈能不做王爺呢?
這要是傳了出去,成何體統?
趙長青倒是不怕罵名,不怕天下人議論他,說他針對兄弟如何如何。
但是他怕丟人啊!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趙長青對這位兄弟的感覺由一般上升到了好感。
被皇帝嚴詞拒絕了自己的請辭之后,他就再也不敢拿王位這種事情說事了。
趙長青看了看自己的九弟,莫名覺得有時候他很可愛,說道:“朕遷都之后,肯定是要對各國進行征伐的,中途難免會出現什么意外,有你在長安,朕也能心安,眼下長林軍的編制怎么樣了?”
趙長林說道:“陛下,目前長林軍的建設正在進行當中,臣弟為此事專門請教了趙國公還有諸葛丞相,暫時將長林軍的編制設置在三十萬左右,除去醫務、輜重、糧草等,約莫可戰之兵,將有二十萬。”
趙長青聞聲后點了點頭,道:“等你的這三十萬大軍建設完成后,整個魏國,就有一百三十萬的常規軍隊了,除去留在晉國的三十萬大軍,就有百萬雄師,等時機成熟之后,朕將親自率領百萬雄師,踏平楚國。”
一時間,趙長青生起雄心萬丈。
有了一種天下間誰人敢稱雄以及唯我獨尊的氣勢。
趙長林說道:“臣弟就先在這里,預祝陛下旗開得勝了。”
趙長青笑了笑,開口道:“其實當年朕攻下京城,你是居功至偉,而且朕又聽諸葛丞相說,你精通兵法,論用兵才能,不輸蕭逾明陳慶之,但是你知道,朕這些年來,為什么不曾重用過你嗎?”
趙長林不解道:“還請陛下示意。”
此刻,他的心臟開始急速跳動,顯得有些心悸。
趙長青語重心長道:“楚軍兵臨城下的時候,朕還是大皇子,那日你來投奔朕,說你精通厚黑之術,你可還記得?”
趙長林膽顫心驚道:“這件事情臣弟自然記得,如果當初臣弟沒有做出這個決定,估計現在早就已經后悔死了,臣弟也多虧,當初選擇跟隨陛下一起建功立業。”
趙長青莞爾一笑,在趙長林的耳邊輕聲呢喃道:“你說一位精通厚黑之術的人,朕敢用嗎?”
趙長林聽到這番話毛骨悚然,大驚失色,他愣了片刻,發現皇帝陛下已經走遠了,他當即跪在地上,雙手抱拳,高呼道:“陛下!”
而后便長跪不起。
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趙長青就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