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端國開始向邊疆大肆囤兵,不知意欲何為。
陳慶之猜測,很可能是端國方面想要攻占晉國。
對于這種戰事的事情,因為天高皇帝遠的,趙長青干脆就讓陳、蕭二人商量著來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雖然現在陳慶之已經成為了晉王,但是趙長青絲毫不會擔心他的忠心問題。
而讓蕭逾明制衡他,主要也只是一種手段而已。
可以不懷疑,但是不能不預防。
在端國開始往邊疆囤兵之時,以前的晉幼主,現在的晉陽侯,也已經到了大魏國的新京城——洛陽。
趙長青為了歡迎晉陽侯的到來,特地讓文武百官共同站在城門口等待。
當晉陽侯下了輦后,第一眼看到洛陽城,就被眼前這座巨大的城鎮給震撼住了。
真是氣派,這比晉國的京城氣派太多了。
趙長青在御花園中擺下一場酒宴,安排了幾位禮部的官員來款待晉陽侯。
無數美女以及各種禮樂,讓晉陽侯看的是眼花繚亂,
有禮部官員向晉陽侯敬酒,說道:“怎么樣,我們魏國的風月,較之你們晉國如何?”
晉陽侯起身高舉酒杯,一飲而盡,大聲道:“此間樂,不思晉也。”
這段宴會上的小插曲,沒想到卻成了一個典故,叫做‘樂不思晉’,流傳于后世,被廣為人知。
翌日正午,趙長青在宮中擺下一場家宴,就邀請了甄宓與晉陽侯。
不管怎么說,她們都是姐弟,于情于理,都要擺下一場家宴,讓她們姐弟二人聚一聚的。
姐弟二人多年未見,這一次會見,直接相擁痛哭起來。
趙長青能夠理解這種感受,所以并沒有讓人打擾。
在家宴過程中,趙長青向他說道:“有時候當皇帝是很累的,你現在被朕冊封為晉陽侯,從今以后,就做個閑散侯爺吧,朕會讓沈萬三給你一支產業,以此供你后世家族生計。并且,你今后的嫡系子孫,都可以繼承你的侯爵。”
晉陽侯當即便是點頭道:“陛下,臣愿一直留在魏國,從此不歸晉土。”
至此,趙長青對于晉陽侯的疑慮,徹底打消。
而晉陽侯果真就是履行了自己的承諾,終此一生,都沒有在踏入晉土半步。
轉眼之間年關將至。
對于趙長青來講,也算是頗為空閑的幾日了。
在三家分晉之后,各國間此前盟約皆是作廢,禮樂就此崩壞。
再也沒有任何一位國家的帝王,在年關之時,派遣使者前去恭賀新年。
這只是禮樂崩壞的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體現。
年宴中,趙長青向諸葛亮等人說道:“如今各國自持一體,恐怕早就忘了天下這個概念,就此以往,各國恐怕再也不會視天下為一個整體。”
趙長青的意思是說,在進入到了戰國時代開始后,各國的領導者們,心中就沒有了大一統的這個概念。
他們甚至會遺忘了當年始皇帝一統天下的時光。
他們會視為自己的國家是一個整體。
這是很恐怖的一件事。
畢竟,各國的祖宗都是同一個,但是在若干年之后,估計會忘了彼此間還有血脈關聯。
諸葛亮向趙長青說道:“據說現在端國都開始棄用晉國的文字了,而要造出自己的文字。”
此言一出,引來所有的議論聲。
趙長青唉聲一嘆,喃喃道:“就算不為了系統的獎勵,也要將各國一統,使天下成為一個整體。”
開春。
太初六年。
端國派遣大將,率軍攻打晉國。
晉王陳慶之組織大軍積極反抗。
根據朝廷的旨意,趙長青就只是讓陳慶之等人駐守而已,只要不被他們攻占下土地,就不能向他們主動發起進攻。
因為現在還不是要收拾掉端國的時刻。
俗話說的好,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對于現在魏國的當務之急來講,依舊是對楚國的用兵。
只要一統了楚國之后,端國也不過就是魏國的囊中之物罷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