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這三萬鐵騎運用得當,可比數十萬大軍!
想到這里,他欣然授命。
不過,項羽的遲緩行為,卻是讓趙長青眉頭一皺。
但是眼下大戰在即,他也顧不得許多了,等日后有機會,在壓一壓項羽,畢竟是霸王,有著不甘屈居于人后的心思。
若是不找機會壓他一壓,等當年身居高位了還得了?
眼下正值用人之際,而且與他相識時間過短,還是在觀察一段時間看看吧。
趙長青又看向白起,說道:“你作為三軍副統帥,不能老是一直在中軍待著,領十萬人,去將朕剛才說過的一些山脈、橋梁等,逐一侵占,爭取打破敵軍的布防,為我大軍撕開一道口子。”
白起抱拳道:“末將領命!”
他的心情是有些激動的。
因為在很早時,也就是曹老將軍沒有戰死的時候,他就老是聽曹老將軍說,在魏國乃至天下當中,估計沒有人會比陛下更懂得打仗了。
此生若是還有幸經歷一場由陛下親自領導的大戰役,那可就真是無憾了。
當說出這句話時的曹參,腦海里想到的是項南天,此人論打仗的能力,那真的是沒話說,不然的話,也不會一舉殲滅魏國的數十萬禁軍,不過,像是這樣的通天人物,都敗在了陛下手中,可想而知,陛下究竟是有多么知兵事了。
白起這一次是真心實意的感覺到,陛下指揮千軍萬馬時的那種魄力,跟隨著陛下打仗,實在是一件至幸之事。
聽從陛下的調遣,也就成了白起目前的當務之需。
其實話說回來,趙長青究竟會打仗嗎?
在當皇帝之前,其實打仗也就是個半料子。
但是當了皇帝之后就不同了,以前看書就犯困的趙長青,居然迷上了讀書。
而且還是晦澀難懂的各種兵書,讀過這么多兵書之后,也是懂得一點兒謀略的了。
靠著這點兒謀略,還有驚人的運氣,好幾次的歪打正著,以及手底下這么多的良臣猛將,才使得大家誤以為,皇帝陛下打仗很牛逼。
若是這一次的魏軍帳下,沒有白起、岳飛、霍去病、項羽等人,那么其結果顯而易見,定然會是以失敗而告終。
而且還是兵敗如山倒的那種失敗。
但是有了這些人就不一樣了,即使不會打仗也不要緊,有了這些人的幫助后,縱然不會打仗,也能夠立于不敗之地。
只要稍微懂點兒謀略,那勝利簡直就不要太容易。
所謂身在局中不知謎。
白起他們都紛紛以為,這是陛下指揮的功勞。
不管怎么說,仗打贏了,是趙長青的功勞,仗打輸了,是白起他們的責任。
他們是永遠不會懷疑,陛下他不會打仗。
因為早在之前的戰績就已經足夠證明一切了。
三氣項南天、空城計、勇奪莽山、詐死勝晉軍
太多的戰績讓人不由得感嘆至極。
正因為有這么多勝利的戰績,才使得天下人,都覺得大魏皇帝是一位用兵奇才。
話說回來,趙長青不僅讓項羽他們參與戰斗,就連劍一都是親自率領了五萬騎軍,去讓其攻打楚軍布防的長線。
這便是大破襲。
任楚軍如何將戰線鋪長以及戰局擴大,針對這種以勇破勇的大破襲手段,都是無可奈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