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被皇帝陛下如此信任,對于白起來講,勝過無數軍功。
滅楚這件事情,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就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過了幾日,趙長青接到密報說,四國已經達成聯盟,并且,他們還有意聯合起來向晉國出兵。
這件事情,讓他很是頭疼。
本以為在滅了楚國之后,可以休養生息個一年半載,但是按照現在的進度來講,早晚會有一日,與四國開戰,而且,這個日子還遲不了,因為以唐國為首的四國聯盟組織,他們不會等魏國緩過這股攻下楚國的勁來。
既然如此,那么也預示著,現在魏國的當務之急,不再是楚國了,而是四國聯盟,因為楚國已經掀不起什么風浪,是唾手可得的東西。
年關過后,趙長青準備返回京城,午前,還在不停叮囑白起等人,“朝政不等人,朕走后,爾等一定要在天氣轉溫之際,想法設法的將楚帝擒獲,把楚國境內的殘余勢力清掃干凈,朕會在洛陽等著你們凱旋而歸,朕希望,你們都能夠旗開得勝,創我大魏滅國之威名。”
眾將士皆是抱拳道:“諾!”
這一次從楚國境內離開,趙長青將項羽、李存孝、李元霸三人一同帶走了,留他們在軍營里,估計會對白起的統帥造成影響,這三個人,可都是無雙之將,估計恐怕除了自己之外,很難再有別人可以駕馭得了他們了。
等回到洛陽,也是時候召喚出來一些貪官,輔佐自己賺取昏庸值了。
帶著十萬大軍回國,也是一件頗為隆重的事情,最起碼,不會有人打驚擾圣駕的主意。
回到洛陽之后,諸葛亮緊急將四國聯盟的確切消息告知趙長青。
趙長青聽到以后,并不顯得如何慌忙。
四國現在正私下里商討何時對魏國用兵,但是趙長青對這一切,并不是很頭疼,只要將楚國滅了之后,熬過這一段時間,不論四國的實力如何強盛,趙長青都有把握可以將他們逐個擊破。
估計也就是唐國那邊,需要費些手段罷了。
但是諸葛亮對這件事情并不是很樂觀,他向趙長青說道:“陛下,四國聯盟之事非同小可,我等應該對此事高度重視,各國征戰頻繁,見我魏國勢大,他們一定會定下攻打我魏國的計劃,屆時,我魏國的主力大軍都在楚國,何以抵抗?”
趙長青淡然開口說道:“大爭之世,列國伐交頻頻,強則強,弱則亡,大魏北進,終有一日,也會與北方各國一一對戰,他們不來找朕,朕也會找他們。只要他們敢聯軍攻我魏國,朕就有把握,一戰定乾坤!”
他現在對自己的實力很是自信,在來洛陽的路上,他就曾想過,若是四國今日不聯盟,那么今后在征伐各國的路程中時,一定會比現在更累,更繁瑣,倒不如一勞永逸,讓他們合盟,將他們的合盟大軍一次性擊垮后,四國也將會成為自己的囊中之物。
諸葛亮焉能不知這一點兒?
只不過,現在魏國的國力,能夠抗住四國的同時進攻嗎?
這是一個未知數。
在趙長青走了之后,白起就開始對楚國其余勢力進行掃蕩。
三個月之后,四國共舉兵號稱兩百萬雄師,向晉國發起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