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七年九月初旬。
蕭逾明突破重圍,前去無定河解救陳慶之,再遇伏,諸葛亮按兵不動。
洛陽城中。
消息傳到趙長青的耳朵里,令他勃然大怒。
承德殿里,他一遍又一遍的怒罵諸葛亮。
“這個混賬,友軍陷入重圍之中,他不思解救,居然還隔岸觀火按兵不動?!”
“馬上給諸葛亮發圣旨,讓他火速馳援陳慶之!”
“蕭逾明到底會不會打仗?這么明顯的陷阱他還要去鉆?手上就這么點兒兵力,為什么不會獨善其身,等待援軍到來?!”
“諸葛亮到底在干嗎?給朕繼續督促他,告訴他,若是他不愿意去,朕親自去救陳慶之!”
“岳飛的軍隊現在出了邊境沒有?”
他一遍又一遍的朝著文武百官們怒吼起來,但是沒有一個人能夠回答他的問題。
戰局打到現在,已經不是趙長青能夠遠在朝堂之上就可以左右的了。
如果岳飛的援軍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趕到晉國上野,這場戰役,就能夠大勝,反之,陳慶之與蕭逾明都會有性命之憂。
趙長青是真的夠郁悶了。
諸葛亮的來信里已經交代的足夠明白了,涼國出現一位頂級謀士,為什么繼陳慶之以后,蕭逾明還會撲進去?
這是趙長青心里的疑問。
火氣發完之后,他決定親自前去督戰。
會一會當初那個被自己嚇了個半死的小子,現今涼國的開國皇帝徐鳳云。
但是這個想法一說出來,就遭遇到了群臣的反對。
現在楚國剛剛被平滅,有很多事情都需要皇帝親自處理,如果他不坐鎮中樞,恐怕朝堂之上,難免會出現一些無法解決的棘手問題,比如,該派誰去管理楚國的土地。
所安排的官員,必須經過陛下的審核以及調研,否則,群臣們無法做主不說,還會容易出現意見向左的問題。
這些東西如果沒有陛下的親自處理,很容易就會出問題。
但是趙長青的意思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戰斗,使整個大魏再無戰事發生,等一切戰事都平定了,還要細細劃分一些現在魏國的領土,重新弄幾個州鎮,方便朝廷統一管理,就不會出現后續一系列無法平定的問題了。
雖說這個想法是好的,但是群臣不干。
他們就認為,現在不是陛下應該出去的時候,且先不說會不會在戰爭對陛下的身體造成影響,就單獨說今年一年整個魏國都在打仗,無法休養生息,確實存在著很多問題等待大臣們拿主意,陛下去裁決,陛下這一走,很多等待裁決的問題可怎么辦?
趙長青所謂的督戰,不過就是想看看諸葛亮到底是怎么一個意思,好端端的,為什么不發兵救援?也不說因為什么。
難道是自己重組內閣、削弱他的權利以及沒有給他封賞的緣故?
諸葛亮能有這么小心眼?
在文武大臣們的堅決抵制之下,趙長青依舊還是沒有妥協。
他向百官們說道:“由內閣代朕擬旨,讓長林王火速趕到京城主政,朕要親自領兵十萬,去晉國看一看,諸葛亮他們是怎么把仗打到這個程度的!爾等無需再勸了,朕乃是馬上皇帝,就算是死于沙場,那么作為一名馬上皇帝而言,也是一樁不留遺憾的事情。”
百官們你看我、我看你,一時間不知該說什么是好了。
皇帝都把話說這么絕了,他們還能怎么辦?
唉,準備出征的事議去吧。
他們也已經習慣趙長青的御駕親征了。
文武百官跪拜在地之后,趙長青便就宣布退朝了。
后宮中,趙長青與羋月正待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