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想了想,這般回答道:“啟稟陛下,微臣在蕭逾明兩軍被困之前,心中就已有定計,打算繞過他們的埋伏圈,收攏戰線,包圍住他們的大后方,等陳慶之將軍因糧草問題而選擇突圍鋌而走險之際,在里應外合向敵軍發起總攻,只要能夠突破他們一道防線,這個所謂的大包圍,便是不攻自破了。”
趙長青道:“那你為什么還不去照做?”
諸葛亮道:“回陛下,只因此計有風險。”
“風險?”趙長青反問道:“會有何風險,細細道來。”
諸葛亮點了點頭,道:“陛下,我們一旦向敵軍后方行軍,必會讓敵軍知曉,屆時,萬一敵軍趁我等不注意,收攏包圍圈,向陳、蕭兩位將軍下手該如何是好?到了那個時候,馳援也來不及了啊!”
趙長青瞇了瞇雙眼,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給朕說說,怎么才行?”
諸葛亮欲言又止。
趙長青不耐煩道:“朕舟馬勞頓,你最好有話快說,不然打擾了朕休息,你這文淵閣大學士之位,便拱手讓人吧!”
諸葛亮猶豫再三,終是抱拳說道:“陛下,為今之計,唯有您率領一軍,與敵正面交戰,牽制敵軍注意力,才能讓大軍有機可乘。”
要是多疑的皇帝聽到諸葛亮這個計策,肯定會毫不猶豫的拒絕或者是將他拉出去砍了。
因為這條計策,簡直就是將一國之君往火坑里推。
獨領一軍,與敵軍正面死磕?
還是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
這不是打仗,這是找死啊!
而且敵軍一旦知道,魏國皇帝就在那支孤軍里,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往前線增兵,找準一個時機,想盡一切辦法弄死大魏皇帝啊!
但是話說回來,趙長青他可不是一般的皇帝。
他聽到這個計謀后,只是稍微猶豫了一下,便就同意了。
因為他覺得,這個計謀可行!
不就是將自己置于險地嗎?
這種事情倒也不是第一干了!
為了盡早的解決掉戰事,倒是可以值得一試。
趙長青鄭重的看向諸葛亮說道:“要是真按照你所言去做了,這場戰役,能夠有幾成勝算?”
諸葛亮說道:“回陛下,最起碼能夠有七成勝算!”
七成?
這么高?
干了!
趙長青拍板決定道:“好,就按照你的計謀來辦,朕留在這里,向敵軍的主力進軍,負責牽制著他們,諸葛亮、岳飛,你二人便率領大軍,饒至敵軍后方,協助陳、蕭二人全力突圍,之后兵合一處,與敵決戰!”
諸葛亮與岳飛聞聲后對視一眼,皆是有些猶豫不決的樣子。
趙長青見此,皺眉道:“怎么?還有什么問題?”
諸葛亮道:“陛下,此計太過于兇險了,恐會將陛下您置于絕境。當時,臣將這條計謀說給了蕭逾明將軍,他領著一支孤軍與敵剛展開決戰,就又被敵軍圍困了,導致臣連發兵迂回繞至敵軍后方的機會都沒有,臣怕陛下會重蹈蕭將軍覆轍。”
“嗯?”趙長青凝視諸葛亮,淡淡道:“你是在說朕不如蕭逾明?”
諸葛亮緊忙磕頭道:“臣不敢,臣只是擔心陛下安危!”
敵軍在將蕭逾明圍困起來的時候,就已經猜測到了這個計劃,所以,為了讓敵軍不得不鉆入自己的計謀里,只能以皇帝為誘餌。
這樣一來,即使敵軍知道這是一個計謀,也只能鉆進去。
因為這個誘餌的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
趙長青頗為果決道:“無需多言了,什么后果朕心里很清楚,朕已經決意如此,諸位就按照計劃來吧,盡早解決戰事,盡早休養生息,為下一場滅國之戰做準備。”
他算是搞清楚為什么蕭逾明會傻乎乎的孤軍深入了,感情是配合諸葛亮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