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八年二月九日。
魏國會試科舉第一場,在這一天如期舉行。
學子們懷揣著赤誠報國之心,步入考場。
諸葛亮親自監督考場。
作為一位丞相,監考科舉,實屬大材小用。
因為往年的科舉,基本上都是吏部與禮部共同監考,或者是皇帝親自任命大臣監考。
而這一次,諸葛亮卻是主動請纓監考科場,可想而知,朝廷對于這一次的春闈科舉,該是有多么重視了。
對于魏國來講,國家最近很缺人才,為了人才的各項選拔,可謂嘔心瀝血了,不僅將考試的難度降低,還提供了學子考生們很大的便利,比如,不在講究書法字體如何等等,當然了,若是書寫的字體好看,肯定也是一份加分項,但字體不好看,絕不會成為減分項了。
話又說回來,一個國家不能因為急缺人才,就什么人都用了。
這便需要到了諸葛亮監考起到作用的時刻了。
借此,也是要看看,各位考生的人品如何。
大魏現在對人才的啟用,一向是以四字為標準,叫做‘唯才是舉’,不過,有才無德,也是不可擔當大用的。
有才之人,德行俱佳者,優先考慮錄用。
趙長青之所以同意諸葛亮的請纓,完全就是因為在系統里召喚的秦檜等人,也會來參加此次科舉,屆時可讓諸葛亮重點提拔這幾人。
會試分三場舉行,都在二月份完結。
到了三月初旬,就要給出一個會試的成績了。
諸葛亮不光是起到監考的作用,考生的答卷,他也會一一過目。
令他出乎意料的是,會試的考試,陛下居然也要過目。
諸葛亮暫時定出來了前四名。
分別是趙長青從系統里召喚出來的四位貪官污吏,嚴嵩、蔡京、石崇和秦檜。
這四個人也不愧是青史留名的存在,居然能夠在諸葛亮嚴苛審卷的前提下,與魏國境內的讀書人一較高下之余,還能紛紛力挺進前四。
不得不說,這一點可真是不容易。
趙長青故作高深的看了看四人的答卷,向諸葛亮說道:“四月份的殿試,就讓這四個人來吧,其余的會試考試,中進士者,皆有吏部選用人才,發向三州九道之地。”
諸葛亮聞聲一愣。
這不符合章程。
這樣一來,就沒有二甲三甲的區分了。
天下士子會覺得有失公允吧?
諸葛亮將心底的疑惑說了起來,趙長青覺得很有道理,但依舊還是一意孤行道:“就這么辦了,讓天下士子都看看此四人答卷,他們會心悅誠服的。”
諸葛亮不在說話了。
顯然是默許了陛下的意思。
非常時期,需要采用非常手段。
現在國家正是用人之際,如果在這種關鍵性的時刻,還要分什么二甲三甲,那么這場春闈科舉在最一開始就決定要為朝廷選拔人才的用意上,就有了明顯的出入。
在急用人才的前提下,這樣一來的話,會試中選的士子,不光會感激陛下這般用意,也會贊同。
這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只要讓士子們對這四人的答卷心悅誠服即可。
諸葛亮想明白其中關鍵之后,便是立即著手去辦了。
四人初聽消息,唯感大吃一驚。
沒想到,自己在會試當中的超水平發揮,居然成了殿試前四等。
這可真是意外之喜。
按照皇帝的意思來說,一甲前三等,就要在自己等四人里出現了。
四月初旬,趙長青在承德殿里將這四人喚了過來。
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考察了四人之后,以此給四人定以名次。
狀元:嚴嵩。
榜眼:石崇。
探花:秦檜。
至于蔡京,就給了一個二甲第一名的虛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