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到了端國,已經是三天之后的事情了。
他見到端國國君長孫野之后,說明了自己的來意,想要與他們聯姻。
說媒的對象,是長孫野的女兒和長林王趙長林。
長林王知道這個消息時也很為難,但考慮到是為國事,他也沒有辦法。
心里還在幻想者,這長孫野的女兒到底生的好不好看。
但是人家長孫野呢,無論魏國開出多大的籌碼,他就是不同意嫁妹妹。
而后,賈詡找了一個機會,獨自一人來到皇宮,面見長孫野。
二人相談一番,產生了一些不愉快。
賈詡想要代表魏國和端國形成戰略性聯盟,但是長孫野不同意。
賈詡離開皇宮的時候,還大聲叫喊了一番,“端國國君不識大體,不與我國聯盟,只能自食惡果”
他說這話的意思,其實是要將這件事情弄得眾所周知,好讓其它國家生疑。
所以,這件事情鬧得越兇越好,最好是鬧的全天下的人都以為這個事情沒這么簡單。
然后,他們就會多想。
只要想多了,就證明這一次進宮面見端國皇帝的計劃是成功的。
長孫野完全沒有意識到賈詡的語言陷進。
晚些時候,長孫野知道了這件事情,他倒是沒有往那方面多想,甚至還出言嘲諷賈詡,說道:“這是狗急跳墻了,也罷,就看看這條魏國的狗能在我端國跳到什么程度。”
這句話,被傳了出去。
乍一聽,沒什么。
可是越讓人琢磨這件事情,大家便是感到越不對勁。
因為什么呢?
總是感覺這兩個人是合起伙的一樣。
這邊罵完那邊罵,關鍵雙方還都沒有什么實質性的行動,這才是令人最為捉急的地方。
如果說,端國皇帝對賈詡采取一些實質性的措施,沒準像是唐國和涼國兩位皇帝心里就不會產生多疑的情緒了。
甚至假如說,端國積極采取對魏國的反制措施,那么各國之間也會堅定不移的視端國為聯盟好友。
但是,錯就錯在長孫野不敢。
諸國當中,就屬長孫野的實力最差勁,他不敢和魏國正面硬剛,即使是背后有諸國力挺,因為,人家魏國的六十萬大軍,還囤聚在邊境呢,隨時都可以向端國發起進攻。
長孫野就是由于忌憚這一點,才不敢對賈詡怎么樣。
過了兩天,長孫野察覺到了各國之間的微妙態度,為了自認清白,他只能做出一個舉動。
在開朝會的時候,他將賈詡叫了過來,然后說了一件事情,如果魏國真的有誠意想在魏國聯盟,那么便向全天下承認,魏國視端國為尊,并且,要將魏國的長公主,嫁來端國。
這讓賈詡很是吃驚。
端國這手玩的是什么意思?
這根本不可行!
當然,賈詡還是將此件的事情如實稟告給了洛陽。
趙長青知道這個消息之后極為憤怒。
在宣政殿里就開始破口大罵,“真是好膽兒!這個時候來敲我們魏國的竹杠!要是放在以前,朕非要御駕親征不可!”
諸葛亮等人連連勸阻。
趙長青忍無可忍,長吁一口氣,向諸葛亮說道:“告訴賈詡,就說,這是朕的意思,將朕這句話轉交給長孫野。我大魏,終其一生,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若是再敢胡言亂語,小心那六十萬大軍即可便踏在端國的土地之上!”
諸葛亮連連說道:“陛下,不可啊!我們現在要盡一切可能討好端國,暫時的屈辱又算的了什么?”
趙長青瞇了瞇雙眼,目不轉睛的看向諸葛亮,說道:“那你倒是說說看,朕該怎么做?趙長歌和趙長樂,朕的這兩位親姐妹,你打算嫁誰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