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之所以要這樣去做,完全就是要讓端國的朝廷重新考慮利弊,也是給了端帝一個機會,讓他考慮清楚,到底選擇哪一方的盟友更合適。
端國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販夫走卒,幾乎人人都了解,唐國現如今的態度不過是暫時的罷了,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
全部都是為了利益在審時度勢。
只要能夠讓端國的朝廷重新考慮和顧及一些事情的時候,對于賈詡而言,此次出使端國,就算是成功了。
端國這邊且先不說,因為賈詡的那番話,他們確實重新陷入了思考當中。
唐國是什么存在?
是一頭餓狼。
在很早之前,他們就攻下過目前端國所占有的領土。
要不是后來晉高宗的托孤大臣商天洪力挽狂瀾,擊敗奸臣司馬空的同時還能收復失地,恐怕現在的端國根本就沒有立足之地。
說起來這商天洪,也是一種遺憾。
如若當年他能夠想辦法逃離陳慶之、蕭逾明二人專門為他設下的陷阱,那么,今時今日的端帝,絕對不會是長孫野。
畢竟,當年長孫野在晉軍中有很高的威望,但是,依舊無法超越托孤大臣商天洪。
后來商天洪死了之后,陳慶之就對晉臣開始進行大清洗,很多軍中的將領,都被他斬了腦袋,其中就包括曾經戰敗給魏國的那些將軍們。
有他們這些人陪伴商天洪一起上路,他倒也不會孤單。
魏史當中對商天洪的表述只有四個字,‘愚忠而死’。
死后連個謚號都沒有。
長孫野繼承商天洪的遺產,迅速成為天下一霸,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如今的端國,已經是坐擁三十萬可戰之兵的國家了。
三十萬聽起來唬人,但是,和魏國境內將近一百五十萬的兵力相比,還是遜色很多。
要不是出征需要籌集很多物資,而現在的魏國又恰逢經濟寒冬,不然的話,又有何懼四國聯合起來的制裁。
端國既沒有接受唐國使者送來的東西,也沒有拒絕,而是將禮物放到了一邊,大談感情了起來。
這一微妙的轉變,讓唐臣憂心忡忡,他連夜寫了一封信,將這里的事情告訴了唐國皇帝。
信的內容很簡單,可以總結成四個字,‘端心有變’。
涼國那邊,黃丞也開始乘勝追擊。
打算就邊疆沖突這件事情,狠狠訛詐一筆涼國。
雖說,不太指望涼國能夠賠款或者是干嘛的,但是,先把價錢抬高,他們可以還價嘛,還著還著,邊疆的這個問題就算是解決了。
涼帝徐鳳云肯定不會答應黃丞的這個無理要求,他和李義君商談半天,終于說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就是涼國這邊也派遣使者前往魏國。
他們派使者的目的,是向魏國索要錢財。
效仿魏國,他們也這樣搞,這件事情就會異常麻煩。
他們在商談派誰去合適。
談論了半天,徐鳳云決定,讓自己的親姐徐嬌前往魏國。
派遣一位婦人作為使節出使他國,這在諸國之間的歷史上是從未沒有的。
涼國的這個行為,備受天下人矚目。
趙長青此刻正在洛陽城外的一條小溪上垂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