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嵩等四人對皇帝陛下感激涕零,連忙跪拜。
只在地方上任職數年,便經皇帝陛下破格提拔,搖身一變,變成京官,這份殊榮,在整個魏國的歷史中都是不多見的!
可見,皇帝是有多么器重自己了。
今后,一定要為國家多辦實事才行!
等將來官越做越大的時候,再為自己某一些私利也為時未晚。
文武大臣們,除了詫異皇帝陛下的決定之外,倒是都沒有反對。
整個朝堂,誰敢反對皇帝陛下?
諸葛丞相?
他也不行!
而且皇帝陛下這個做法大有深意。
今后,皇帝陛下必然會愈發的重視年輕人,最關鍵的地方就在于,這四人,可都是寒門子弟,而且一聲不響的就占據了六部中最為關鍵的位置。
這有些讓人不得不猜測,陛下這是要棄用世家的表現啊!
真要是這樣搞下去,恐怕朝堂上下,會出現不小的動蕩吧?
然而,趙長青的下句話,讓他們這些大臣們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他說道:“朕前幾年,一直讓曹操跟隨邊關的幾位大將軍們修習兵法,從未擔任實職,朕思來想去,覺得讓曹操擔任兵部侍郎比較合適,由他來輔佐趙云大將軍的工作。”
曹操是誰?
曹參的兒子!
正兒八經的功勛家庭!
皇帝陛下這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方面要注重寒門子弟,選擇唯才是舉,一方面,還要用功勛之后,怎么就越來越看不清陛下的操作了呢?
莫非
陛下這樣做,其實是想給功勛或者世家一個甜果子吃?讓他們也能找到希望的曙光,將來有朝一日,可以入政中樞?
陛下這手玩的妙啊!
不過,將來恐怕很長一段時間內,朝堂上的寒門子弟會越來越多了。
曹操正在邊關趕來的路上,幾天之前,他就接到皇帝的旨令,知道了讓自己擔任兵部侍郎職位的事情。
對此,他的內心里并沒有太大的波瀾。
因為他很清楚,只有在邊關,才能迅速重振自己父親的聲望。
除此之外,別的任何事情,都無關緊要。
現在擔任兵部侍郎,換句話說來講,就算是遠離了邊關的戰爭,這不是自己想要的,但是目前的權宜之計只能是如此。
將來,一定要再找辦法重新上戰場,不然的話,就怕將來無仗可打了。
沒仗可打,就代表著從今以后,除非自己做了很大的政績,否則,再難有光耀門楣的可能性。
這才是曹操最為顧慮的事情,世人都覺著,做京官很好。
但是,在大爭之世當中,唯有打仗,才是至高無上的出路。
領導一支軍隊,打贏一場戰役,不光名垂青史,還能升官,做到陳慶之他們這個程度,最少可以延續家族幾世富貴。
甚至到了將來,他們這些人都可能會封神!
但是,曹操目前沒有變的辦法,只能回去擔任這個兵部侍郎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