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長青將唐國軍隊擊退之后,便命令部隊繼續往深處鑿穿。
陳慶之部在接受到消息之后,已經命令麾下部隊火速趕往趙長青這里。
兩軍交頭之后,趙長青見到了陳慶之。
陳慶之向趙長青單膝下跪,道:“陛下,末將救駕來遲,望請陛下恕罪!”
趙長青冷哼道:“救駕?你救個什么駕?朕將唐軍已經全部擊潰,你還救什么駕?應該是朕來救你吧!”
陳慶之心驚道:“是末將掉以輕心,誤中敵方奸計,才落得此等下場,末將有罪!”
身邊的某些士卒們見到這一幕,已經看傻了。
他們沒有想到,堂堂的五虎上將,在陛下面前,居然就猶如一只病弱的小貓一樣。
趙長青說道:“命令麾下將士,穩穩占據此道,切莫再被敵軍圍而攻之。”
陳慶之卑恭卑敬道:“末將已經命令將士們囤聚于此道,短時間內,將在此道中建立防御工事,一定能夠撐到長林軍的到來。”
趙長青不滿道:“陳慶之,你太令朕失望了,在外征戰,你第一時間應該是要想到,依靠自己能否獲勝,而并非是需要外力!”
陳慶之是有苦說不出,他被逼到這種境地,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和唐軍相比,兵力上的懸殊實在是相差太大了。
面對雙倍于己的唐軍,而且還是唐軍中最為精銳的軍隊,陳慶之感到了些許的力不從心。
眾人回到軍營之后,趙長青便臨時奪下了陳慶之的帥印,“朕既然來了,那么軍中大小事務,全部交由朕決斷,派出斥候,在四周觀察。朕來之前,曾讓白起與岳飛部擠出來一些兵力馳援這里,等援軍到了以后,由朕親自擬定,打兩場反攻戰。”
眾將士對皇帝指揮戰役而言,可謂心悅誠服,畢竟,天下間,沒有幾人能夠比陛下更會打仗了。
細想之下,魏國對外的擴張戰爭這么多,好像每一次戰爭的背后,都有陛下的身影,這才是讓人感到可怕的事情。
這也就是說,每一次大的戰役制定背后,都少不了陛下的運籌帷幄,跟著陛下行軍作戰,必然能夠百戰百勝。
陳慶之此時抱拳說道:“回陛下,唐軍主要是想拖住我國對外擴張的步伐,借此消耗我們的兵力,所以末將不主張主動出擊,應該依托有利地形,展開防御,以減少傷亡為主,等到攻下涼國之后,唐國的軍隊應該會不戰而撤。”
趙長青聞聲后皺了皺眉頭,“這可不像是從你陳慶之口中聽出來的話,怎么,因為打了幾場敗仗,不敢對唐軍主動挑起戰爭了?”
陳慶之鄭重作揖道:“末將不敢!”
趙長青道:“那就是覺得朕來到了這里,若是主動出擊,會對朕造成不利影響?”
陳慶之沉默不語。
趙長青知道他在想什么,“朕正值壯年,若是論上陣殺敵,就算是你和子龍幾人合在一起,都不一定比朕強,所以有些話,就藏在肚子里吧。說出來,你就是擾亂軍心!”
陳慶之低頭,不敢再說些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