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青在給蕭逾明的回信里,就只寫了七個字,‘以最快速度滅涼’。
滅涼國,是魏國目前的大計,任何的事情,和這件事情相比,都會顯得無足輕重。
趙長林千挑萬選,才選出來一位使者,出使唐軍大營。
是帶著兩軍休戰的誠意去的。
皇帝剛才的意思已經在明顯不過了,其一,試探一下唐軍的態度,其二,這場仗若是能不打就不打了,全力占領涼國才是重中之重。
使節回來之后,帶來了一個消息,說是唐軍既沒有答應也沒有在否決,他們想在考慮幾天,在給魏軍答復,這場戰爭,還要不要在持續下去了。
他們本來是想和魏軍死戰的,但現在徐鳳云死了,他們就沒有非要和魏軍爭個高低的必要性了。
更何況,現在的涼國,基本上算是已經被魏國攻占下來了,他們即使能夠突破趙長青的封鎖,來到涼國,也于事無補了,反而很可能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尷尬境地。
唐軍想要考慮兩天,趙長青就給了他們兩天時間。
這兩天,趙長青沒有閑著,他將軍隊都收攏在一起,準備隨時向唐軍發起一次沖鋒。
而他這樣的做法,也是希望唐軍能夠及時有效的審時度勢得想清楚,到底是戰是和。
和魏國相爭,一般來說,是不會有什么好下場的。
岳飛那一邊,他們開始調度大軍,往陵州城的方向會和。
在趙長青收到蕭逾明的來信之前,三方面大軍,就已經到了陵州城外了。
他們和趙云匯集在城中,一同商議接下來的戰略。
在趙長青的回信還沒有到蕭逾明手中的時候,他便已經率先楚軍,打算作為先鋒,先強攻譙郡。
目前譙郡的兵力只有三萬,而且多是臨時征調過來的。
所以無論情勢怎么看,李義君都絲毫沒有翻盤的機會。
在達到譙郡城外時。
李義君在城門口擺下酒宴,想要邀請賈詡前來一會。
蕭逾明擔心有詐,提醒賈詡不要去。
但是,賈詡對李義君神交已久,想要看看,他到底是怎么樣的一個人物。
就這樣,震驚天下的兩大智囊,會面了。
李義君對賈詡說的第一句話便是,“文和兄盡管放心,今日一會,沒有高手隱藏在暗處,你是安全的,只是我安不安全,還要看蕭元帥的意思。”
賈詡笑道:“待會你進城的時候,我會在這里看著,這樣的話,他就不會動手或是說朝你射箭,只不過,待我走得時候,就不知道你該是做出何等行為了。”
李義君為賈詡倒酒,道:“今日相會,是君子之會,無關權謀戰爭。”
賈詡向李義君敬酒,二人酒過三巡之后,前者才說道:“有時我真的挺佩服你,換做是其他人,都不可能到了現在這個時間,還能保住涼國的半壁江山。”
李義君搖頭嘆道:“可惜,陛下他戰死落霞谷。如果陛下還活著的話,我想,涼國的局勢,會更好一些。”
賈詡莞爾笑道:“但是涼國最后的結局,依然是要被我魏國的鐵蹄踏滅,不論天時地利人和,你們涼國都沒有任何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