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與涼國諸位大將商討了半天,他們也不想在繼續打下去了。
因為這場戰爭,本身就是一場沒有任何意義的戰爭。
李義君被草草下葬。
涼國皇帝在翌日宣布退位。
天下震動。
蕭逾明順利收復譙郡。
他集結軍隊,開始向其他涼國城鎮進軍。
連剛剛登基都沒有幾天的涼國皇帝都退位了,他們這些各地太守還瞎折騰個什么勁?
于是,紛紛投降。
這是一個大好的局面。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魏軍就向外宣布,涼國被滅國了。
這半個月的時間里,牛頭山一帶戰火不斷。
唐軍的攻勢愈發猛烈起來。
但是好在,趙長青都能夠游刃有余的解決。
但是牛頭山距離唐國邊境很近,他們的援軍很快就派了過來。
而趙長青還處于一種孤立無援的狀態。
大概,這些日子里,聽到最好的一個消息,就是涼國被平定了。
一場大戰結束之后,趙長青命人快馬加鞭,讓蕭逾明、白起、岳飛、趙云等部火速往這邊增派援軍。
涼國的難題解決了,接下來就是專心對付唐國了。
“想必此刻唐國那邊也已經得到了消息,你們猜,唐軍會不會因此而退軍?”營帳中,趙長青問向諸將。
陳慶之回答道:“撤軍的幾率不大,畢竟,我們魏軍這一年半載都在經歷戰火,可是唐軍不同,他們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隔岸觀火。也就是說,他們又足夠的精力消耗我們,他們是不會輕易放過這個機會的。”
趁他病要他命。
就是這個道理。
魏國的軍隊已經很累了,這個時候,或多或少的戰力都會有些下降。
可是唐軍不同,他們的部分兵力除了參與滅端國的戰役之外,就沒有什么大的動作,可謂是以逸待勞。
在這種優勢的情況下,他們當然要狠狠的打擊魏國,最好可以將魏國的有生力量全部消耗在這里。
長安洛陽。
趙長林帶走了三十萬重甲鐵騎。
這是魏國最精銳的部隊。
這一次,魏國真的可以稱得上是傾巢出動了。
諸葛亮這邊也接到了消息,說是涼國已經被滅了,但是他現在無論如何都開心不起來。
光是唐國的軍隊還好說,大不了就是打一場持久戰,誰先支撐不住了誰就退兵。
但是,唐國的身邊,還有一個宋國啊!
這是一個定時炸彈。
只要稍微一不留神,很可能就會被它炸的粉身碎骨。
這幾日,諸葛亮一直在內閣里琢磨前方戰事。
魏軍的情況如何,他了若指掌。
此刻除了憂心之外,仿佛什么也幫不了忙。
他漸漸決定一件事情。
他來到后宮,求見皇后禾寧。
在見到后宮之主后,諸葛亮作揖道:“娘娘,亮有一事相求。”
禾寧問道:“諸葛丞相有事但說無妨。”
諸葛亮道:“涼國目前已經被平定,但是唐國的軍隊卻依舊在邊關咄咄逼人,外有宋國還在虎視眈眈,微臣擔心,邊關戰事會生變,所以想親自去邊關,輔佐陛下解決魏唐之間的戰爭。”
禾寧皺了皺眉頭,“若是丞相去了,那么內廷該怎么辦?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總該有一位主心骨吧?”
諸葛亮早就想清楚了這一點,“可讓曹參之子曹操與嚴嵩、和珅三人共同理政,此三人頗有才華,足矣支撐朝廷六部正常運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