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諸葛亮就和自己的妻子黃月英商討過有關連弩的制作方法,他的妻子也給了很多中肯的意見。
這讓他心里意見有了一個大概的想法。
經過幾天的苦思,令他終于將一種新型的連弩創造了出來,并且,還將這件事情告訴了趙長青,“陛下,這種連弩,微臣有把握堅信,要比葉曉辰的強弩還要強上數倍,只不過,在極短的時間內,恐怕難以大量鑄造。”
趙長青想了想,道:“這個好辦,朕馬上讓制造司與工部想辦法,連夜抓緊建造出來這種弓弩,越多越好,送往這里。”
諸葛亮道:“為今之計,也只能如此了。”
他怕時間上來不及,但似乎,這是目前最為有效的辦法了。
“這種弓弩,你打算取一個什么樣的名字?”趙長青問道。
諸葛亮搖了搖頭,“微臣暫時沒有想到,不如陛下幫微臣想一個?”
趙長青故作沉思片刻,然后開口說道:“那不如就干脆以你的姓氏為名,就叫它諸葛連弩吧!”
諸葛亮一愣,隨后連忙作揖道:“臣謝陛下賜名!”
諸葛連弩,以自己的姓氏命名。
這可是一個流芳百世的好機會。
后人一旦想起來這種連弩的名稱,就會在第一時間想到自己。
他本以為,陛下會起一個和魏國有關的名稱。
畢竟,葉曉辰設計的弓弩,可是被唐國皇帝稱為大唐重弩的。
陛下給自己取這樣一個名字,實在是太讓人感激了。
趙長青說道:“你不用謝朕,話說回來,應該是朕要感謝你。你為大魏,付出了很多,朕都記在心里。”
諸葛亮彎腰抱拳道:“微臣不敢,這都是微臣的分內之事。”
趙長青向他問起了別的事情,“那個九龍將之一的姜千秋跟朕下戰書一事,你知道了吧?怎么看?”
諸葛亮道:“陛下完全不用去理會這種事情,畢竟,姜千秋充其量只是一位唐國的將軍罷了,而陛下您是我大魏國的皇帝,他向陛下您下戰書,根本就不配,所以,陛下何須要理會?”
趙長青覺得這番話很有道理。
他之前聽到過一句話。
獅子永遠不會因為野狗的犬吠叫聲而回頭。
但是
趙長青很想看看,到底是重甲鐵騎厲害,還是所謂的黃金火騎兵更勝一籌。
他將內心里的想法告訴軍師。
諸葛亮想了想,依然不同意這件事情,“陛下,萬一敵軍設伏,重甲鐵騎損失慘重,可就無法挽回了。”
趙長青道:“這個問題朕曾想過,朕會妥善處理這件事情,牛頭山外的大草原,一望無際,根本就不能設有伏兵,而且,是它們挑地方,我們挑時間。既然是君子之戰,那么,我們就應該要去應戰,否則,天下人會說我們懼怕了唐國的黃金火騎兵。”
諸葛亮道:“既然陛下執意要去,也理應讓陳慶之將軍率領兵馬迎戰,陛下何須自降身份?”
趙長青堅定道:“因為朕是馬上皇帝!”
翌日清晨。
趙長青集結軍隊,前往大草原。
雙方各帶兵力三萬。
果然就是三萬。
這是一場君子之戰。
黃金火騎兵多年未上戰場,姜千秋需要一場君子之戰,來向天下人證明,唐國的黃金火騎兵,依舊是天底下最強大的騎軍兵種。
而趙長青迎戰的主要原因,就是想告訴世人,魏國的重甲鐵騎,才是世間第一軍隊。
畢竟,為了培養這支騎兵,耗費了趙長青很多的心血。
這場君子之戰,雖然雙方參戰人數不多,但是注定會名留青史、萬眾矚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