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昊已是百歲高齡,若不是有著陸地神仙境界的武力加持,他是絕對不會參與此戰。
畢竟是老了,還能活多久?
要是擱在常人,恐怕早就選擇頤養天年,不摻和世俗的活法了。
但是這位老人家,半生戎馬、半生在家中養老,臨老了,還是想在風光一回。
就這一回就足夠了。
唐國的五十萬大軍即使是急行軍,也不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趕到牛頭山戰場。
趙昊生怕魏國那些人會不惜一切代價對前線在發動戰爭,于是就先率領著三萬鐵騎奔赴牛頭山。
只用了五天的時間,便就趕到了牛頭山的邊境。
左不群、王云河、葉曉辰、李太玄四人早早就在大后方恭迎趙昊的到來。
面對這位老大哥,他們的心中還是不敢有絲毫的不敬之意。
隨行的還有鄧齊。
他雖然不是九龍將,但是畢竟是大唐的武將,身為唐國將領,能夠見到唐國的一代軍神,是一件很有榮譽感的事情,盡管這位軍神已經有些老了。
趙昊在臨近唐國軍營的時候,并未騎馬,而是選擇了下來走走,沿途欣賞有些風景。
畢竟,自從被陛下下令,在家中養老之后,他就沒有出過家門一步。
這對于一個人而言,是莫大的精神折磨。
遠遠的看到排成幾列的唐軍,趙昊搖頭苦笑起來。
難得,都這么一大把年紀了,這些人還記得自己。
左不群等人見到趙昊之后,迅速來到他的跟前下馬,全部作揖道:“拜見老將軍!”
僅僅就這幾個字,就已經代表了他們的崇高敬意了。
連對他了解不是很深的鄧齊,也是學著大家的模樣深深作揖。
“原來是你們幾個,老朽還記得年輕的時候,你們幾個還是小屁孩呢,整天圍在我的身邊打轉,沒想到,一恍惚,都這么大了,都有了獨當一面的能力。”
趙昊的資歷很老,原先與他同一批的那些九龍將,基本上都已經死了。
左不群等人聽到這番話,多多少少會覺得有些尷尬,但是他們并沒有生氣,因為在他們心中而言,這位老前輩說什么都不過分。
“老將軍,這里風大,回營再說吧?”左不群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趙昊點了點頭,邊走邊道:“來的路上,老朽琢磨了你與魏軍的幾場戰斗,一開始勢頭很好,可是越到后來,心情便就愈發煩躁。當初老朽教你的為將者,定要心平氣和的道理,看來都讓你拋之腦后了。”
這句話是對左不群說的。
他有些慚愧,剛要做聲,就聽到老前輩對其他人一一點評起來,“云河啊,你打仗喜歡用計,可計劃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有些時候,計劃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毫無價值。”
“葉將軍,你就是脾氣太過火爆,別的沒有太大毛病,不過,這個毛病卻是你的一個致命點。”
“太玄初來乍到,還沒與魏軍真刀真槍的干過,就稀里糊涂打了幾場敗仗,這心里不舒服吧?無妨,既然老朽來了,像是之前的那種情況,是絕對不會再次發生了。”
三言兩語,將所有人說的都是心服口服。
其實絕大程度上,還是仰仗著自己這點威望。
不過,他很清楚自己來此的目的,不是來當將軍的,而是統帥,所以在一開始,就必須向他們宣告自己的主動權。
看來效果還不錯,這幾個晚輩并沒有出言頂撞自己。
當九龍將都點評完了之后,老將軍重重的看了一眼鄧齊,就只說了一句話,便將他的弱點說了出來,“守成有余、進取不足,如此以往,難成大業。”
這句話雖然有些嚴重,可也正是老將軍看好鄧齊的象征。
鄧齊微微一愣,心悅誠服的向老將軍作揖道:“晚輩明白了。”
初次相見,人家就將自己打仗的弱點琢磨出來了,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若是讓自己和眼前這位老將軍做過一場,恐怕將會完全沒有贏面。
畢竟,自己對他的印象,只是停留在老百姓們口口相傳的程度而已。
而人家,估計已經將自己研究透了。
“孔刃、姜千秋、夏吉三位將軍的死,老朽很是痛心,但是打仗,沒有不死人的,時運不濟,怨不得誰,接下來,就由老朽帶領你們,走向勝利。”
這句話其實就是直接了當的告訴他們,我們不能像以前一樣一盤散沙了,必須要有一個主心骨,這個主心骨,也只能是我。
四位九龍將與鄧齊完全沒有任何異議。
他們也知道前幾次戰爭失利的原因在哪里。
現在有這么一位精通兵法的老將軍挑起大梁,其實是他們樂見其成的一件事。
打贏了,一起混軍功,打輸了有老將軍頂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