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點了點頭。
趙長青繼續說道:“讓兵部侍郎曹操擔任尚書吧。對了,你可還記得戚定遠老將軍?”
曹操擔任兵部尚書,完全沒有問題。
俗話說,不看僧面看佛面。
仗著曹參的余威,和軍中打交道,曹操會輕松很多。
“那位配享武魂殿的老將軍?”諸葛亮反問道。
趙長青點了點頭。
諸葛亮已經想起來了,“記得,為何陛下突然說起他?”
趙長青揉了揉自己的腦袋,說道:“他有一個兒子,叫做戚繼光,在大戰之中,立了不少功勞,一直在充當朕的親衛,但是這有些大材小用了,朕打算,讓他去兵部磨煉磨煉,以觀后效,要是不行,就讓他到陳慶之麾下任職。”
諸葛亮作揖道:“陛下圣明。”
皇帝把話說的已經很滿了。
他實在是找不出理由來拒絕。
只不過,他有些不太信任,剛初出茅廬的一位將軍,能否擔任國家的機要任務。
別人不知道,趙長青是知道的。
讓戚繼光擔任兵部侍郎,才是真的大材小用。
只不過,目前的各個職務都沒有空缺,只能先就這么辦了。
“關于涼地的事情,朕思來想后,打算扶持項羽,讓他和陳慶之一起共同治理北涼。”
趙長青又說出了自己的一個想法。
這樣做也無可厚非。
雖說,這幾年的打仗,讓北涼地界的年輕人十不存一,但是,民風畢竟擺在那里。
若是讓陳慶之與項羽其中一人,完全節度北涼,這個事情,就是有些大了。
諸葛亮明白皇帝的顧慮,出言道:“這件事情,微臣完全支持,只不過陛下打算扶持項羽將軍?”
“這個簡單,朕封他北涼節度使。”
趙長青話剛說完,諸葛亮便就明白這樣安排的用意了。
項羽做了北涼節度,擁有大部分兵權的陳慶之,就不能插手北涼地界的政務了。
“現在將錦衣衛的主要精力,放在對唐國的監管上。朕聽說,因為這場大戰,唐國境內的財政也出了大問題?可是后來,宋國給了唐國一筆銀子?”趙長青問道。
諸葛亮答道:“這件事情,目前并沒有被證實。”
“八成是真的了。”趙長青冷哼一聲,道:“想要平定唐國,朕粗略算了算,估計至少需要有兩百萬兵力,依照我們大魏的實力,何時才能夠籌集到兩百萬大軍出征所用的一切物資?”
諸葛亮皺眉思索道:“至少怕是需要五年的時間。”
“五年?”
時間是有點長。
“三年!”
趙長青斬釘截鐵道。
諸葛亮嚇了一大跳。
五年,還是最短的時間。
那可是兩百萬大軍,光是輜重、所需軍餉、撫恤金,就是一筆巨大的財政輸出。
“陛下,三年時間”諸葛亮欲言又止,顯露為難之意。
“你是我大魏國的丞相,朕知道你會有辦法,現在我們魏國的疆域,已經是幅員遼闊至極,三年的時間,足夠了!”
現在光魏國的領土疆域,就已經是趙長青前世華夏領土疆域的數倍不止了。
坐擁這么龐大的領土,之所以財政還會時常面臨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政策。
魏國對現在的楚地、晉地的方針很寬松,主要是為了避免戰亂后發成不必要的禍端。
如果兩地按照和魏國同樣的稅收,三年足夠了。
看來陛下這意思,是不打算繼續采取一國兩制的方針了。
大的戰略方針已經定下了,那便是持續擴張軍事力量。
一統天下,只拼朝夕,時不我待。
“對了,這幾日辛苦一下,幫朕留意朝中大臣中,有沒有待字閨中的小姑娘。”趙長青吩咐道。
諸葛亮突然來了興致,“陛下又想納妃了?”
“是弘吉。”趙長青搖頭一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