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長途跋涉數日,終于來到了拒楚城前。
如今這座拒楚城,已經不叫做拒楚城了。
而是叫做‘天同城’,取天下大同的意思。
當年,伐楚的第一戰,就是在這里打響的。
臨近城前,趙長青特意下了御輦,向趙云道:“伐楚一戰,沒有讓你參與,而是讓你坐鎮后方,心中可曾有過怨言?”
趙云作揖道:“末將能夠有今日的成就,全拜陛下所賜,對陛下只有感激。”
趙長青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說道:“滿朝武將,就你與朕的私交最好,之前是曹參,可是他死了。自從他死了之后,朕就不敢讓你在為朕,為魏國出生入死了,朕怕吶,萬一有一天,你為國捐軀,朕會很難過。”
趙云低頭道:“陛下,其實末將,最不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老死在家中。”
趙長青點了點頭,“朕知道的,所以下一次伐唐,朕讓你為先鋒,但是,提前一點,你要給朕好好活著。朕心里總有一種預感,伐唐之戰,將會驚天動地,稍有不慎,既有性命之憂。”
趙云道:“末將自信,無論遇到何種險境,自保還是可以的。”
一早,天同城太守便守在官道上,等待著皇帝到來。
趙長青見到他之后,詢問道:“現在城中居民,是楚民多一些還是原來的魏國臣民多一些?”
太守回答道:“啟稟陛下,應該是一半一半。”
趙長青點了點頭,“朕在洛陽的時候,時常聽到說,有魏地的百姓,欺壓楚國百姓的事情發生,這一點,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緩解的,但是,天同城情況特殊,朕希望,你這里不要發生這種事情。”
天同城是聯結魏國與楚國的重鎮,在這里發生的一件小事,都會在外界放大。
趙長青不希望因為這種事情,使原來的兩國百姓們在爆發什么沖突。
但是不管怎么說,趙長青現在還是不太相信原來別的國家的子民。
像是陳慶之、蕭逾明他們麾下的部隊,基本上都是各國百姓摻雜著來。
但是趙長青不同,重甲鐵騎的建設,只用原來的魏國人。
三十萬重甲鐵騎,絕大部分都來自于青州。
對于趙長青來說,青州的兵,就是子弟兵。
北涼。
趙弘吉與趙晴雯,跟隨陳慶之來到了邊城。
在途經譙郡的時候,陳慶之向他們二人講了一件事情,“北涼皇帝徐鳳云,乃是一等一的武道高手,曾經與陛下大戰了一天一夜,幾乎未分勝負,最后還是集結了項羽與李存孝兩位將軍的,才將他殺死。徐鳳云死后,李義君趁亂逃到譙郡,逾明久攻不下,最后還是陛下讓劍圣行刺李義君,最終才能將滅涼的戰役結束。”
說起劍圣,趙弘吉突然想起來一件事情,“慶之叔叔,我聽說,劍一叔叔曾經擔任過五虎上將?”
陳慶之聞聲點了點頭,“那是在攻入長安,陛下登基稱帝之后的事情,也是五虎上將最初建立的時候,世人只知道大魏劍圣殺伐之力無雙,令天下江湖俠客聞風喪膽。但是他們并不知道,劍圣其實對打仗這種事情,也很擅長。只不過,后來不知為何,陛下讓劍閣淡淡退出軍界了。”趙弘吉道:“我曾聽母后說,劍閣這個組織,是父皇手中最為鋒利的一柄寶劍,之所以有這柄寶劍在手,所以才壓得朝堂與江湖都抬不起頭?”
陳慶之沉默半晌,苦笑道:“這個問題,我實在不知該如何回答。只不過,有一點可以告訴殿下,劍閣的實質的權利,在東廠與錦衣衛之上。因為劍閣的六位劍客聯合在一起,可以調動陛下的重甲鐵騎,這是陛下賜予劍閣的獨有權利。而且,劍圣有權調動東廠與錦衣衛中的人,只不過,需要兩大廠衛都督了解到是什么事情才會給劍圣分配相應人手。”
趙弘吉喃喃道:“所以,位高權重的劍閣六劍,多日不在洛陽現身,是在做什么?涉及到什么?”
這位楚王殿下,似乎對劍閣這個組織,很感興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