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紀七十三年。
孟良建議,裁兵三十萬。
趙長青允諾。
次年。
再次裁兵十萬。
人皇紀七十四年。
孟良對軍隊進行改革,一切朝向趙長青現代化戰爭軍隊標準來進行。
九州以及京城,共設置十大戰區。
一戰區,傭兵二十萬。
俱為修士軍隊。
強悍無比。
此等所為,乃是為后世計。
在將來天地大變之際,能夠更好的,應變各種即將發生的戰爭。
人皇紀七十五年。
孟良著手對天下江湖進行整改。
最終確定六大圣地,共同治理江湖。
分別為泰山道宮、蜀山劍宗、昆侖圣教、天山玉衡、東海武帝城、永樂玄宗。
這六大圣地,又一致決定,讓李星辰擔任武林盟主。
至此,天下江湖,也開始慢慢步入正軌。
諸子百家,也以稷下學宮為首。
除了少數游俠之外,基本上不會發生什么以武亂禁的行為。
人皇紀七十七年,孟良巡視常州,途中染病,溘然長辭。
因膝下無子無女的緣故,死后禮部官員,清點其財物,卻發現,只有不到百兩銀子。
一生清貧,為國為民,臨終之前,感嘆道:“幸甚,生于此盛世。”
死后追謚‘忠肅’。
享年五十七歲。
孟良死后,原吏部尚書范希文擔任丞相。
遵循舊制,使國家實力,更上一層樓。
同年。
曹操之子曹直,歷任雍州通判之際,老死家中。
其孫曹元,無才無智,官拜直奉郎。
守孝期間,患重疾,無醫藥可治。
最終病死。
時,人皇紀七十九年。
其膝下尚且有一幼子,名喚曹平,之前受孟良照顧,任翰林修撰。
終此一生,未得晉官。
其后,曹家徹底衰落。
其國公之爵位,也被趙長青收回。
曹參當年一語中的,其家族,再其之后,也只富貴三代。
雖然曹氏家族沒落,但是念及曹蒹葭的緣故,趙長青依舊給了曹家一個很好的出路,不至于滄海桑田過后,會被餓死。
但是僅僅止步于此。
曹家不出能人,即使有心拉他們一把,也于事無補。
更何況,開國功勛如此之多,又怎能照顧的來?
范希文乃是范滔之子,因其治國有方,被世人譽為一代名相。
時人皆稱——范公。
一門雙相,傳為佳話。
伺候,范家在無人于朝堂立足。
逐漸像曹家一樣,走向衰落。
他雖然沒有做出像其父那樣的政績,罷黜九州統領,削藩,為朝廷奠定萬世基礎。
但是,也算是一位守成之相。
大魏在他的手中,愈加興盛。
人皇紀八十二年。
在位五年的范希文,年老昏聵,無法主事,辭官罷相,返回老家。
范希文辭官之后,由袁群擔任丞相。
同年,年過百歲的李子淵之女,李韻涵,老死家中。
生前,經常受到朝廷照拂。
李韻涵逝世之后,倒是認了一位義子,取名為李通。
如今年過半百。
趙長青將他封為揚州知事。
輔佐揚州太守,處理一州政務。
李通自幼跟隨李韻涵學習儒家經義,于學術之上頗有造詣,不愿受封。
守孝三年之后,決意進京趕考,立志治理江山。
次年,中狀元郎,任蘇州太守。
人皇紀九十年。
李通任職年滿,落得一個‘勤政愛民’的好名聲。
入京任吏部侍郎。
人皇紀九十二年。
繼任袁群之后,成為大魏第十位丞相。
世人稱之為甲子相。
人皇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