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紀五十二年。
趙長青宣布退位之后,由太子趙弘慶繼任皇位。
前者隱居皇陵之中修行。
人皇紀五十三年。
趙弘慶著手削藩。
九州統領無不響應國策。
人皇紀五十四年。
人族在這一年,到達了一個巔峰。
無論是人口或者是武夫數量,都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程度。
堪稱人族復興之始。
然而隨著日新月異,固有的政策,已經無法統領全人族。
于是,趙弘慶與蕭玄武二人思慮再三,決意改革。
使人族更走進現代化。
其政策方針,遠遠超越妖族管理。
這必然會讓人族再次邁向一個更高的門檻。
人皇紀五十五年。
趙弘慶決意取消年號。
不再以人皇二字為前綴。
從元年開始,以此為年計。
無論是之前的人皇紀還是太初年號,全部被后世史學家統稱為公元前。
至于元年開始,往后計算的二年三年,則為公元后。
這也是劃時代的開始。
剛好,在元年這一天,妖族向人族宣戰。
這是人族陷入無窮戰亂的起點。
用來做歷史的分水嶺,非常合適。
老妖皇還沒死。
不過已然垂垂老矣。
他希望,自己還有點威望的時候,趁著人族更換皇者的這段時間,向人族宣戰。
為妖族奪得更好的土地。
他以為,老子不好對付,那么小子總應該可以被自己輕而易舉的應對吧?
但是他忘了,趙弘慶能夠成為天人,也是從尸骸血骨殺出來的。
他并不懼怕戰爭。
甚至還隱隱有些期待。
他知道,在國內,某些人見到自己登上皇位以后,便覺得老人皇趙長青的威望就衰微了,甚至還以為老人皇即將命不久矣。
從而生起一些非分之想。
所以,趙弘慶迫切需要一戰來證明,自己是治理人族的不二人選。
也有資格繼承這個皇位。
一些跟隨趙長青的老臣,比如陳慶之、趙云他們,倒是很期待太子登上皇位之后的新氣象。
不過一些新勢力或者新人,根本就沒他們那種經歷,自然不會將曾經的太子,現在的人皇放在眼里。
洛陽某處街道中。
微服私訪、喬裝打扮的趙弘慶與丞相蕭玄武二人一前一后,留戀于市井當中。
以前的趙弘慶,無時無刻都在想著當皇帝。
但是,自從坐在這個位置上以后,他才知道,身上的擔子有多么重了。
重若泰山。
之前皇帝出征,他做監國太子的時候,認為,皇帝也不過如此了。
但是,當了皇帝才發現。
一切都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樣。
前方沒有人為自己擋風遮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