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那種,一旦決定了某種事情,就不想輕言放棄的人。
皇帝執意如此,大臣們也不好說什么了。
為了增兵這件事情,趙淵足足準備了一兩個月之久。
隨后,才親自去請戚繼光出山,命他率領大軍,出征妖族。
戚繼光欣然授命。
在他抵達妖族之時,第一次戰役,也已經圓滿結束。
趙長林那邊取得完美勝利,不僅重創妖族主力,甚至還差一點將妖皇活捉。
可惜,就是那一點,估計都能提前結束戰爭了。
不過這一戰,人族這邊的傷亡也不小。
總體來講,妖族還是敗了。
趙弘吉這邊就沒有這么順利,在第一次戰役結尾的時候,也沒能將妖族都城攻下來。
真就是像是銅墻鐵壁一樣,完美無缺。
趙長林那邊,暫時不用顧慮。
于是,戚繼光抵達戰場之后,第一時間,選擇和趙弘吉會師。
妖皇得知人族派出援軍之后,心中可謂大吃一驚。
沒有辦法,他只能再次向自己的子民下達征兵令。
幾乎,實力在三境或是四境之上的妖族百姓,都被他抓去參軍了。
低等級戰力的妖獸,妖族遍地都是。
只要是成年的妖獸,身上就會有修為。
但是,一些修為弱小的妖,到了戰場上,也沒什么用。
所以,滿打滿算,在極短的時間之內,他也只湊齊了三十四萬妖族大軍。
之所以沒有時間繼續征兵,是因為,第二次戰役開始了。
經過戚繼光與趙弘吉的商議,一致認為,既然妖族都城易守難攻,攻城除了徒增傷亡之外,就沒什么用處了。
那么干脆就不攻城了,將他們團團圍住。
讓他們只能困在城中無法出來。
時間一長,軍心騷亂,到了那個時候,在攻妖族都城,或許成事。
在將他們團團困住之后,由趙弘吉親自率領兵馬,吸引熊族主力軍隊。
戚繼光則繞山林,穿插小路,直逼熊族中軍大帳。
與趙弘吉來個遙相呼應。
到時候,這里的劣勢,就會徹底扭轉。
但是,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戚繼光這么一動,妖皇那邊坐不住了,他算截殺戚繼光。
趙長林豈能讓他如意,雙方再次戰于一片荒野之上,尸骨堆積成山。
可是雙方,誰也不肯讓半步。
戚繼光知道,自己的行蹤,是瞞不過妖族的。
所以,他只能在沒有通氣之前,寄希望于長林王軍隊的機動性。
這是一種來自于老戰友之間的默契。
早在之前的戰爭當中,戚繼光就知道,論攻城拔寨的破敵速度,無人是陳慶之的對手,論閃電奔襲戰術,無人能與霍去病一戰。
但是,論軍隊整體的機動性、協調性,當屬長林王為最。
所以,戚繼光完全堅信,長林王的軍隊,一定能夠在第一時間之內,趕來相助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