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志杰沉默,他家里的情況,說復雜其實沒那么復雜,說簡單也沒那么簡單,有點戲劇化。之前沒說,是覺著兩人時間還長,總會有機會說的,到時候慢慢告訴她。哪想計劃變得這么快
聶志杰組織了下語言,才說“我父母都是軍人,我四五歲的時候,他們執行任務犧牲了。現在的養父是我父母的上司,見我無所依靠收養了我。”
“你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他們同意”王婷疑惑,父母犧牲了,不是還有長輩在,輪得到聶志杰被外人收養。
“我父母是孤兒,他們是在前線認識的,后來通過組織,結成家庭。兩邊的親人早不在了,聽說都死了抗戰中。”
聶志杰說起這些,心里沒有什么悲傷,太久遠的事,很多都記不清了,再多的悲傷也被時間消磨了。記憶里只有那女子一身軍裝,英姿颯爽,每次回家看到他露出溫柔的笑。
那男人很忙,很少在家,在家的時候,就喜歡抱著他拋高高,然后用他的胡子扎他臉,聽到他尖叫,男人就他爽郎的笑,要不就是坐他脖子上,得空就教他學開槍。
王婷沉默不語,心里發酸不太好受,心疼他。身為養子,養父母要是沒有小孩,他的日子就好過;要是養父母有孩子的話,他要是碌碌無為,而養父母的孩子比他優秀,他就會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對方而自卑,性格就會陰沉而不討喜。
養父母面上不說,心里也會覺得他是朽木不可雕。
他要是比養父母的小孩優秀,呵呵日子更不好過了。養父母的孩子會排濟你,養父母心里也會有意見,你都把人親生的比下去了,能待見你才怪。親戚朋友走動閑聊時,你那養子怎么怎么優秀,做父母的能好受才怪。
老家就有過這樣的事,有個親爹娶了后娘,親爹都成了后爹,不當前妻生的兒子當人看,動則打罵,不給飯吃,趕去牛棚里睡,何況是養子。
不過,比較她們家前世凄慘的結局,聶志杰那點事不算事了。他父母為國犧牲,他好歹還是革命家屬遺孤,國家不會虧待他,他養父母收養他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王婷那點心疼他的感覺,轉瞬就消失了。
“沒想到你還是個軍二代訂婚要通知他們嗎”
王婷上下斜了他一眼,還以為他是農村出來的,沒想到被她撿漏了。
也懶得問他過得好不好,十幾歲的少年,好好的京城不待,特跑到南方來當兵,估計在那邊不好過。
不管那邊對聶志杰好不好,總歸養大了他一場,老句說“生恩不比養恩大”,訂婚那么大的事,肯定要通知那邊。聶志杰不通知,就是聶志杰做的不對,那邊來不來是另外一回事。
“通知了,他們都是軍人,工作比較忙,一時抽不出時間過來,說了等咱們結婚了再來。”意料中的事,這么多年都過來了,聶志杰沒有什么失落或失望,就是覺著虧待了小丫頭。
聶志杰沒說養母知道他,找了個當地的農村姑娘訂婚,非常高興,還郵了兩百塊禮錢來,聶志杰沒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