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傳教之事已有三清在做,不用理會,那我又有甚么事做”。
“三清既已出來,那“大天尊“也該出來了。傳說天尊是甚么光嚴妙樂國之太子,那我是否也選一個”全元道祖想著,卻搖了搖頭,道“那是地球傳說,我卻要與眾不同。嗯,今朝帝位該與猴哥了。”
隨即,道祖施大法力,糾察十方大地,算演天宇幽宙;靈感萬物,鑒運周生;扶天地大琴,點世界巨溪;定鼎諸天,鎮厄穹宇。
那時過了一刻,便有了果,端是了得。
“東南方向,離祖山有十七億里,卻是遠了,不過值了。想不到此方世界也有石猴,不,是石胎,有了猴樣,存了點靈神,被我發現,是個有大道者,全了他,是個大德。”
東南翼州,離道祖神山十七億里處,一處石林,一猴樣石胎在此。
一道光劃過,卻是道祖來了。
看道祖持咒引靈,聚天大勢,養混沌與石胎,做道理給石猴。那石愈有靈性,愈加活現,到這,也就全了。
而后七年,道祖居于此,日日養靈啟性,講術論道,調和陰陽。
這日,石胎有了變化,靈性漸足,神完氣全,有了活樣,怕是過了劫數,成了氣候,要活過來了。
“不錯,有個悟空樣,醒來吧猴兒。”道祖服了一塵,石猴落地,抓耳撓腮,跳將上來,作了個禮,拜了個揖,叫老師。
“徒兒,汝乃天生地養,父天地母,以石為胎,托運而生,合該大氣運,做貧道徒兒,修有所成,待日后養控天地,做大道尊,是大道理,有大功德。”道祖理所當然,與石猴定了命運。
“師傅,師傅,小猴天地生養,無得名諱,全請師傅起一名諱,以便日后相稱。”石猴請禮,望道祖賜名。
“汝以石胎托生,為天地養,起個“玉”姓,全了屬性,也是尊貴無比;本以“清”字結尾,但與汝師兄相合,不若以“磺”字為名,皆為石屬,以“玉磺”名,卻是最好的。”全元東拉西扯,算是將“玉皇”扣在了猴頭身上,只待以后再做計較。
“謝師傅賜名,玉磺感恩戴德,”
“此間即已無事,徒兒便與我回山吧”說著,大袖一卷,化成了光,飛向道祖神山。
又三年后,南贍部洲,通明山,三清洞,三清聚首,今日是十年期,當召集門徒,詳說注意,明了問題,讓他等記好,再賜了法玉,說明作用,便遣他們下山,各自是回家的回家,是游歷的游歷,記住三年后回,莫要忘了便好。
“道童皆是苦人,也無甚地去,不若作個看護,待在三清洞便好。”玉清提議道。
“大兄慈悲,此法大善,吾這便喚童兒來,與他等吩咐。”上清叫好,做了個法,只見有道童從三清洞中出,有道童從山外襲來,不過片刻,三童俱在。
“童兒,吾等師兄弟將要回歸祖山,三年后歸,汝等師兄亦已下山,山中無人,即命爾等守山,莫要偷懶。”太清吩咐道。
“是,老爺,童兒領命。”三童做禮,便歸了三清洞。
“教內已安排妥當,吾等也應盡快回去,莫要讓老師等了。”玉清見已好,便提議道。
“善”二清回,便捏了訣兒,化作了光,飛向道祖神山。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