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臘月,天氣就格外的嚴寒下來,前幾日下的雪還沒有化,新的一場大雪又落了下來。
然而天氣雖然燕涵,松風院卻是一片喜氣洋洋,還有不到十天,秦莞就要出嫁了。
秦莞出嫁,陪嫁自然要帶不少,半夏幾個是胡氏專門給秦莞準備的侍婢,本來之后也是要跟著秦莞去睿親王府的,可臨了秦莞卻改了主意,分別給半夏幾人都指了侯府的小廝,讓她們留在侯府。
半夏幾個有些惶恐,秦莞卻顧不得那么許多,這一次出嫁,她帶著的仆人極少,由頭便是睿親王府剛剛大喪,且以后燕遲不知是否會留在京中,是以一切從簡,眾人皆知燕遲是朔西軍少將軍,驍勇善戰,以后還真是說不準他會不會離開京城上戰場,索性給半夏幾個指婚的小廝皆是侯府有幾分臉面的年輕實干之人,半夏幾個的下半生也不愁了。
這些瑣事一一定下,嫁妝和當日的禮儀胡氏也都派了嬤嬤來和秦莞商議,秦莞不愿鋪排,也都一切簡單行事。
雖然秦述這幾日閉門不出,可他們對秦莞的婚事還是十分看重,一應安排都吩咐了下人,下人們也都十分盡心,只是胡氏并不常露面,因為憂思深重,胡氏已經病倒了——
而就在這一日,一道暗信飛到了崇政殿皇帝的案頭,北方滄州生出了民變。
滄州乃是北境南下的第一城池,也是北方的第一大重鎮,滄州和北境毗鄰,算是北境大軍最大的補給之處,皇后和太子的事發生之后,皇帝的暗令一邊南下,一邊北上,南下是為了調集錦州大軍,北上則是為了安定北方。
可皇帝這才過了五六日,皇帝派出去的使者還沒到北方,滄州已經生出了民變。
與其說是民變,不如說是兵變,給皇上的暗信上言,滄州西北的盜匪攻入了滄州城,眼下整個滄州的軍政大權都落入了那股子盜匪手中,滄州總兵何立被誅殺,所有的百姓都被轄制在了滄州城內。
何立是五年前皇帝親自任命的總兵,既和趙家北府軍合作,又代表皇帝檢查牽制著皇帝,這一點,朝中但凡耳清目明的都心照不宣,這是皇帝的慣常手段,尋常大家都默認之,因為也沒有誰真的想造反,可如今何立死了,滄州城軍政大權旁落,對皇帝而言,這是一個信號,一個皇后早有安排,而北府軍也早有謀逆之心的信號。
看到暗折的人不多,皇帝連下了三道重令,命令城門緊閉,整個京城要施行更嚴密的搜查,定要找出失蹤的太子和皇后不可,同一時間,皇帝急派了剛剛回京不久的兵部尚書葛楊北上。
這一連番動作出現,誰都知道,要出大事了。
秦莞是在睿親王府知道消息的,燕遲自有他的法子知道崇政殿最隱秘的事。
“滄州是北方第一大重鎮,雖然偏北了一些,可是那里有三萬駐軍,管著整個滄州不說,連周邊的賀州等地也在他直轄范圍之內,北府軍的糧草補給都要從滄州走,前些年,滄州幾乎是北府軍的后方糧倉,滄州的官將都是緊北府軍的人,后來皇上發覺了不妥,這才派了何立過去接管滄州總兵,不過他這個總兵當的并不順利,幾乎是被架空的,底下的幾個副將看起來遵他的命令,可實際上都還是北府軍的人,滄州往西南,一直到崇州、蒙州還有定州,都是北府軍一脈的人。”
秦莞忙道,“張啟德也是——”
燕遲頷首,“不錯,張啟德是老將軍的門生,后來自己從北府軍出來掌了定西路的軍權,雖然還是太子一脈的人,可心思上必定和從前不同了,所以才牽涉進了貪腐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