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瓊帶著人離開,只留下了此番帶來的補給,算是給燕遲的見面禮表明誠意。
岳瓊一走,岳凝便松了一根弦兒,卻也有了更大的隱憂。
雖然對燕澤頗為失望,可她卻并沒有將此事鬧得更大,若怡親王府當真被誅滅九族,也不是她現在想看到的,如今將這一切告知了岳瓊,她只能寄希望于岳瓊來處理這件事。
燕遲命人送信回吳州,又帶著人去五丈原周圍查探了一番,最終確定了駐扎營地。
第二日暮色時分,肖澄等人便帶著大軍到了五丈原,而楊嘉則被留在了吳州以防有變。
經過一夜的休整,大營便已完備,燕遲又派了許多探子去戎蠻營地探查,一道一道消息飛一樣的回到營地,整個大營都前所未有的緊張起來,秦莞和岳凝也被這戰備的氣氛弄得心有不安。傷重的士兵都留在了吳州城,如今過來的,卻也有受了輕傷不愿留的,于是營地剛準備好,便有了傷兵營,秦莞和岳凝在傷兵營幫忙,如此也算為此戰出了力。
到了第三日,岳瓊果然到了營中,此時燕麒也跟著,雖然有些陰陽怪氣的,可他對制定戰策卻頗為熱衷,岳瓊見狀也不多加阻攔,燕遲卻在暗自留意,以防燕麒生出旁的心思來。
“眼下戎蠻大軍集合在五丈原東北方向五十里之地,就在這里,這里名叫黑風林,是一處山丘,他們駐扎在半山腰,最高處設有哨塔,這幾日,他們每日會派五萬人馬來豐州輪番攻城,有時候白日來,有時候晚上來,因為黑風林到豐州城的距離不算遠,所以即使只有五萬人馬,我們也不好貿然出城。”
岳瓊說完,燕遲道,“你們的兵力不過也比五萬多了一點,可若是加上朔西軍,對戰這五萬人馬倒是可以速戰速決。”
岳瓊眼底微亮,“我正是這個意思,如今他們還不知道你們過來了,我們何妨打個突襲?!他們既然送出來五萬人馬,我們便讓這五萬大軍有來無回,如此消磨些人數,也好后面一步步蠶食。”
燕遲頷首,“既是要突襲,不若夜襲,這幾日白日攻城之時,你們仍然不出城迎戰,等到了晚上他們若要派兵,我們再來一個里應外合,屆時,我們從西南和東南兩個方向突襲,后面受到攻擊,他們必定會調轉方向,這個時候你們再出城,必定會讓他們措手不及,戎人不善城戰,最好你們能先用弓箭營打亂他們的陣型。”
岳瓊聞言自是叫好,又同燕遲一番商議,最終定下了戰策,再問雙方將官,皆無意義,如此,這計策便定下了,岳瓊留在營中,同秦莞、岳凝幾個一道用了飯食,這才反身回了豐州城。
接下來的兩日,兩邊全軍備戰,而戎蠻卻偏偏都是在白日攻城,如此又等了一日,終于等來了一個下雨天,盛夏的雨勢頭磅礴,這一日戎蠻并未出戰,白日既未出戰,夜里戎人到底忍不住,因此,燕遲等到了時機。
大雨剛過,五丈原營地之中一片泥濘,燕遲在中軍大帳之中道,“虞七帶領三萬人馬,埋伏在豐州城外的西南側,此處乃是一道矮丘,我們的人便埋伏在矮丘之上,伺機而動。”
“古凌,你帶領三萬人馬埋伏在豐州城外的東南側,這里是一片密林,深夜之中,埋伏在此,必定不會被發覺。”
虞七和古凌各自點頭,這一次和前次不同,二人的神色都十分的凝重。
燕遲又道,“二更出發,一個時辰便可到這兩處,到了此處,只需埋伏好便可,戎人但凡夜里攻城,都是要等天亮之前才會離開,而我們便要等,等他們人困馬乏,精力不濟之時,一舉拿下,屆時,我會以煙火做信號,紅色的煙火乃是按照原定計劃發兵,可若是藍色煙火升空,便是撤退之意。”
這是朔西軍的慣例,虞七和古凌都無需多言,二人應下,燕遲又同二人一起分析了頗多戰況,眼看著時辰不早,燕遲才道,“今夜是一場鏖戰,不得有任何差池,你們先去歇著養養神。”
這會兒睡覺自是睡不著了,于是虞七去整兵,古凌則回了帳中叫來跟著自己的幾個小將官商議今夜作戰事宜。
等夜幕落下來的時候,第一道探子回報,說戎人已經出兵,正朝著豐州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