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佑做了決定,要大軍守城不出,打算用豐州的法子先捱兩日,看看岳瓊是否回信再說,然而戎蠻卻因為此前的戰敗,此番鼓足了勢頭攻打崇州,第二日的夜晚,崇州城頭東邊便失守了一次,戎人爬上了城樓,殺光了所有駐守的將士,若非趙旌帶著人殺上去,只怕崇州城便要破了。
光這一夜便折損了千人,還是在據城的情況之下。
如此一來,趙淑華更知道了戎蠻戰力非凡,當下更是等著岳瓊來增援,然而岳瓊這兩日卻久久不曾出現,一時間讓趙淑華很是著急,議事堂之中,趙淑華道,“再這么守下去,我們城中的補給也是要耗盡了,到時候,我們便是有什么戰策也沒用了,所以本宮的意思,我們還是盡快主動出城迎戰為好,要等安陽侯,只怕是等不來。”
冷笑一聲,趙淑華道,“逼急了,我們直接退兵便是。”
底下眾人也頗為畏懼戎蠻之勢,可是要直接退兵卻還是十分恥辱的事,因此聽到趙淑華說要制定戰策,都頗為配合,然而想到外面的戎人各個都是殺紅了眼的鬼剎,眾人還是心中惶然。
趙淑華帶著眾人,商議了一整夜,期間趙佑也幾番前來,這才制定了第二日的戰策,然而就在北府軍全都咬緊牙關準備拼一拼的時候,崇州城外的戎蠻卻忽然不聲不響的退兵了。
這一下趙淑華等人卻是意外非常,又怕是戎蠻的計策不敢去追,連忙派了探子出城去探查。
派出去的探子卻等到這一日天黑時分方才回來,帶回來的消息叫眾人驚訝。
戎人此前在豐州折損了三萬多人馬,如今不過剩下十五六萬人,見豐州也是難啃的骨頭,便分了一半人到了崇州來,可這一半人一走,剩下的主營卻也只剩下八萬人馬了,岳瓊接到了皇后的信,并沒有貿然帶兵來崇州增援,而是和朔西軍合計,一起算計了主營的戎蠻,若主營有危險,崇州的戎蠻必定不攻自退。
先是朔西軍燒了戎蠻的糧草,之后又是一番奇襲,而岳瓊親自帶著錦州軍增援,如此配合著,竟然逼得戎蠻主營開始退兵遷營,為了怕和主營的人脫節,崇州城外的戎蠻在收到消息之后這才立刻撤兵。
得知了事情的前后原委,趙淑華對岳瓊的不滿倒也輕了兩分,尤其趙佑得知之后,更是長吁短嘆。
戎蠻撤退讓整個崇州都松了口氣,第二日,豐州城的使者便到了。
使者乃是岳瓊座下親將,雖然趙淑華早前沒有回應岳瓊,卻又在自己臨危之后去信求援,可這使者的態度卻還是十分好,并且表示,直到今日,岳瓊仍然愿和北府軍聯手,在打退戎蠻之前,絕不對北府軍動一刀一劍。
趙淑華本來心存質疑芥蒂,可想著崇州解困也有岳瓊之力,心底到底沒先前那般不忿,考慮了一番之后,答應了這使者的請求,這使者又獻上最新的消息,直言戎蠻大軍朝著滄州的方向退去,不管是朔西軍還是錦州軍,都要發兵向北,若皇后愿意聯手,最好也北進,說完這些,又給了趙淑華一日考慮。
第二日,趙淑華親筆手書一份交給那使者帶走,而后便開始整軍。
等到第三日,發兵五萬,朝著滄州南邊,一處名叫威縣的小城鎮而去,同一時間,朔西軍,錦州軍,都朝著威縣疾行,而戎蠻,則暫時駐扎在了威縣以北的落鳳坡處。
最終的大戰,一觸即發。
------題外話------
最終的大戰會發生什么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