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王君萬踏前一步,怒意難遏。
“好了,吵什么!”張守約一喝斥退王君萬,又轉對韓岡道:“聽說韓秀才你并不懂醫術,這樣也能救人”
“在下在傷病營中用的是治術,而非醫術。不聞群牧監要知養馬放牧,也不聞司農寺須會種地耕田。何須懂醫術又非致命傷,能活到現在,如何不能活到未來。只需精心照料,又有幾人會枉死如今傷病營中,多少人已在康復中,正是明證。”
王君萬不火了,性急的問著:“不知韓秀才你有多少把握,把俺的兒郎們都救回來俺這里還有十幾個親近兄弟在家養著。”
“韓某不敢保證個個都能痊愈,但能確定,絕對要比過去少枉死許多。照顧病患,不是施針下藥,重要的是用心!”韓岡有絕對的自信。他的信心同樣來自于傷兵救護,不是別人,正是后世的傳奇護士南丁格爾。
十九世紀的戰場上,傷兵的死亡率并沒有因為科學進步而下降,始終都保持在三成到五成的水平上,不是因為醫藥,而是因為用心與否。當英法俄土在克里米亞開戰,南丁格爾帶著護士隊來到戰地醫院,沒有高超的醫術,沒有神奇的藥物,只憑著精心的護理,提燈女神就讓傷兵在戰地醫院的死亡率降到了個位數。這是仁心帶來的奇跡,也是韓岡打算復制到甘谷城傷病營的前景。
這不是王君萬期待的答案,但能有這個回答,他已經很滿意了。回過身,他代替韓岡向張守約請求道,“都監,不如就讓韓秀才領了傷病營吧!雷大夫和仇郎中都聽他的。”
“韓岡,若老夫將傷病營……不,將甘谷城內所有的傷病都交給你,你能不能照料得過來”
“不聞萬人敵是真的要上陣砍上一萬人,韓某要照料人,也不必每一個都親自動手!”
韓岡的回答有些狂妄,廳中的一應官吏都聽著不快,但張守約并不以為忤,有才氣的年輕人若無一點傲氣,那就反而奇怪了。而且韓岡還是不顧危險、連夜趕入甘谷城的唯一一支隊伍,這份人情張守約也是記著的。
“那就這樣罷!”張守約最后拍板,“將城東南的那座營地空出來,把所有的傷病都轉過去。齊雋,韓秀才要什么,你就給什么!嗯……錢和兵器例外!”
“諾。”齊雋毫不猶豫地應聲答諾,現在韓岡才是他需要結納的人物。至于陳舉……他是誰
“韓岡,甘谷城中的傷病都交給你了,望你勤勤謹謹,毋負眾軍之望。”
“都監放心,學生明白!”韓岡謙卑的躬下腰,低下去的臉上卻是大愿得逞的笑容。
ps:好了,這就是韓岡的手段,不需要醫術,只需要一點仁心和衛生常識便足以。
今天第三更,求紅票,收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