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更,求紅票,收藏】
遞過一串香火錢,轉頭看著在香案前虔誠叩拜,連磕了十幾個響頭的路明,韓岡等他站起身后,便問道:“太一天帝難道兼著文曲星君的職司路兄拜得如此虔心”
“見廟拜上一拜,求個心安,也不指望真的能管用。”路明也許是不想跟韓岡討論這個話題,帶著韓岡往偏院走,又道,“真要說起香火旺盛,入京貢生都去上香禮拜的,卻是城南的二圣廟。”
“二圣廟”韓岡只聽過二郎神,被仁宗封做靈應侯的灌口二郎在蜀地很有些名氣,而二圣他可是從沒聽說過,“不知供得是哪二圣”
“子路,子夏。”
“子路子夏”韓岡聽著一愣,“是圣人門下七十二賢人中的子路和子夏”
“正是子路、子夏兩位賢人。”
“他們不在文廟里供著,怎么分出來立廟春秋時還沒科舉吧連九品中正都不知在哪里,兩位賢人怎么保佑貢生中進士”韓岡想不明白,疑問一連串的問出來。
“誰說不是!”路明好像已經忘記了方才自己在東皇太一前叩的十幾個響頭,搖著腦袋說得痛心疾首,“身為圣教弟子,卻拜那些土石木偶!‘敬鬼神而遠之’,‘不語怪力亂神’,圣人之教全都忘了個干凈。土石無知,豈能干系掄才大典”
這位應該是沒少拜過二圣廟,也沒少捐香火錢,但每次都不靈驗,一肚子氣便發作在子路和子夏身上。幾日下來,韓岡已經看透了路明的脾性,但戳穿了便沒意思了。
他也笑著道:“若說起拜神求個心安,秦州也是一般。韓某鄉居左近便是漢將軍李廣之廟。只要是進山行獵的獵戶,有事無事都會拜一下飛將軍。飛將神射,石頭都能射進去。可出行遠游,卻決不能拜他。”
“為何”
韓岡笑了,出行不拜李廣的理由的確很有趣:“防著迷路失道啊。”
“迷路失道”路明的頭上轉著問號,滿是疑惑的樣子。
“想想李廣,他一輩子迷了多少次路!但凡只要他能識路,又怎會‘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啊……啊!”路明啊了幾聲,突的一臉恍然,哈哈大笑著,“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妙!妙!真妙!實在有趣啊!”
‘真的想明白了’路明干笑的樣子,韓岡看在眼里。暗地里搖頭,看來路貢生今科又是沒指望了。別的倒也罷了,怎么連《史記》都沒記下來!考試時,要寫文章絕少不了引用經史。路明自己一個勁說可惜的嘉佑二年那一科,歐陽修出的題目不也是從中國最早的史書——《國語》——中節錄下來的